昨日之日不可留 作品

帝都 第四十八章 道阻且長

 ——

 當柳新拿著代德安的令,來到內東城千戶所時,發現眾校尉看他的眼神都是怪怪的,但他毫不在意。因為他知道這些人的心理,無非是在想,這人怎麼又回來了,是來炫耀的麼。

 不過雖是心中想法萬千,卻沒有一人上前阻攔。

 柳新熟門熟路地來到劉立誠的值房外,剛好成國濤從裡面出來,看到柳新的那一剎那,成國濤深深皺眉,臉上帶著驚疑。

 但下一刻,成國濤又恢復了那張堆滿笑容的臉。

 “柳百戶,怎麼回來啦,可是有事要找劉千戶?”

 柳新看著成國濤那張皺巴在一起的臉,沒由來地想要逗弄一番,於是便道:

 “我已不是百戶了!”

 “啊!”

 成國濤先是一愣,隨即心中閃過無數念頭。

 這小子不是百戶了,莫不是第一天報道,就把南鎮撫司的上官惹惱了,直接罷黜?

 還是說東廠那裡卸磨殺驢,玩了一出桃代李僵,假意升柳新的官,其實是罷黜,然後柳新的那部分功勞就可以歸到東廠那去了。畢竟如果直接罷黜柳新,那柳新的這部分功勞,大哥是肯定不會放手的。

 諸多念頭紛至沓來,柳新見成國濤愣在原地,嘿嘿一笑道:“我已被任命為副千戶,以後記得改稱謂!”

 前一瞬,腦子裡雜念斑駁,下一刻,腦袋中空空如也。

 成國濤就像是被雷劈了一般,腦中一片空白,他下意識地伸手,口中啊啊了兩聲。

 柳新卻已經側身避過成國濤,抬步走入了值房。

 片刻之後成國濤驟然醒轉,一雙黃豆眼這輩子第一次睜得這麼開,他突然轉身,臉上滿是迷茫,看著柳新的背影,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

 這也...太快了吧!

 滿打滿算,從柳新入職錦衣衛開始,這才不過十數日吧,這小子到底攀附了什麼權貴!

 也怪不得成國濤會這般想,柳新的升遷速度實在快的詭異。要知道以武帝城弟子的背景,有武帝城在國朝那些上位者的支持,劉立誠也並非是直接充當的千戶,而是當了三年的百戶,有了空缺之後,才升任的千戶。

 這柳新何德何能?

 但下一刻,成國濤想起一人,那位即將成為外城千戶的公子哥。

 “直娘賊!這群該死的達官顯貴!”

 低聲罵了一句,成國濤臉上再也保持不住笑意,恨恨地快步離開了。

 現在的柳新似乎覺醒了能夠讓人恨得牙癢癢的能力。

 成國濤如此,劉立誠也是如此。

 柳新將代德安簽發的擢升文書以及另外一份調令給劉立誠看過之後,後者就不可避免地露出了憤怒之色,只不過當著柳新的面,他不好發作。

 “文軒坊百戶所百八人全部調入南鎮撫司,內東城千戶所缺漏人員自行補充...”

 劉立誠咬牙切齒地道:“柳百戶...不...柳千戶,這是什麼意思?”

 柳新露出詫異的神色道:“劉大人看不懂麼,我剛剛升任南鎮撫司副千戶,手下缺人,文軒坊的諸位同僚我們合作得好,所以就申請將他們調入我的麾下。”

 劉立誠腦門上青筋突突地跳著,他是準備給文軒坊百戶所來一次大換血,但不代表他準備將整個文軒坊百戶所換新啊。那樣的話太麻煩了,而且會導致他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缺兵少將。

 最關鍵,也最讓劉立誠惱怒的是前面他剛說完柳新此子未來要是高升了,或許會給他造成一些麻煩。成國濤還安慰他等柳新崛起的時候,他也有秦國公的義子相助,誰怕誰啊!

 但誰曾想,柳新離開前後不過兩個時辰,後者竟然就上門打臉來了。而且是啪啪啪啪啪啪...持續很久的那種。

 可以想象,當柳新帶走整個文軒坊百戶所,他劉立誠將會成為整個錦衣衛內部的恥辱。

 但偏偏他毫無辦法。

 因為錦衣衛是特殊的機構,指揮使和指揮同知有著極大的決策權,除了任命千戶要上報皇帝陛下審閱外,其他的官職都是由錦衣衛的三位自行決策的。

 放在以往,兩位指揮同知在人事任命上還需要提請指揮使的認同,但現在指揮使王中傑徹底放權,北鎮撫司就是寇剛的天下,南鎮撫司就更不用說了,就算王中傑不放權,南鎮撫司也輪不到他管。

 光是如此也就算了,關鍵南北鎮撫司同屬錦衣衛,兩個鎮撫司之間的底層校尉,小旗官等等的人事調動就更隨意了。

 只不過以前誰也看不上誰,自然不會調動小吏。

 誰都想不到,有朝一日會出現柳新這個異類。

 你人走也就算了,還要帶走所有的部下。

 這就是打臉,就是在打他劉立誠的臉!

 劉立誠現在就只有這一個念頭,他自己是想不到,帶走文軒坊百戶所眾人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礙於他的逼迫。

 如果不是劉立誠有著明顯的清洗文軒坊百戶所的意圖,柳新也不會好好地把人調走。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被調走的啊,有些人可能在北鎮撫司內人脈關係深厚,就算被劉立誠撤掉,也能去其他百戶所任職。就比如郭鏞,他是錦衣衛的老人了,關係硬得很,這裡待不下去,自然有其他地方會接納他。

 但柳新不可能一一詢問大家的想法,那樣太麻煩了,還不如打包帶走。

 吃了憋的劉立誠想要發怒,但依舊強忍著簽下文書,柳新抱拳告辭,連一句多的話都懶得說。

 柳新前腳離開劉立誠的值房,緊隨而來的就是身後房間內桌子被什麼砸成兩半的聲音。

 柳新嘴角揚起,心中舒爽無比,這些日子一直縈繞在心頭的一絲陰霾徹底散去。

 ——

 文軒坊百戶所內,一片蕭條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