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十七章:重啟廟號、諡號體系

   

   

   

   邦周經歷了一千年,但凡是經過諸侯反覆確認的諡號,從來沒有出過問題。

   

   

   

   厲王幾乎覆滅了邦周社稷,於是他得到了厲的諡號。

   

   

   

   這難道是文公乃至於諸多大臣對他不滿嗎?

   

   

   

   史書上記載,‘諡厲,周人欣然,歌以詠之,十日不止。’

   

   

   

   當厲王得到這個惡諡時,那些因為他而慘死的國人的家族紛紛歡欣鼓舞。

   

   

   

   若是厲王這樣的君王還能獲得血食的供奉,還能得到上好的評價,那些因為昏君暴君而慘死的忠臣良將又該去哪裡述說自己的冤屈呢?

   

   

   

   臣以為應該重新啟用諡號系統,不僅僅是君王,還有朝廷的重臣,諸如三公九卿以及徹侯,都要納入這個評判體系之中。

   

   

   

   君王的諡號要敬告上天。

   

   

   

   公卿王侯的諡號則先評定,每隔一年,將逝去的臣子姓名及朝廷擬製的諡號刻在竹簡之上,等到天子祭天之時,一併敬告。”

   

   

   

   諡號!

   

   

   

   蕭何和張良這些人都有些振奮的望向洛新,萬萬沒想到洛新竟然會提出這件事,關鍵是還將諡號擴展到他們這些重臣身上。

   

   

   

   邦周的諡號,首先是素王挑選了上百個字眼,然後賦予他們解釋,開始的時候,並不是死後才用的,從文公起,就徹底變成死後的評判了。

   

   

   

   這一套程序整整延續了一千年,只有諸侯國主才可以獲得,不是諸侯,就算是執掌大國國政的攝政權臣也得不到。

   

   

   

   殿中的這十幾個人,誰不是開國功勳,誰沒有徹侯爵位在身,都是能夠得到一個諡號的。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都認為自己的功績是絕對可以得到一個上諡的,

   

   

   

   呂雉自然早就知道這件事,作出一副興奮的神色,說道:“東阿侯說的實在是沒錯啊。

   

   

   

   這世上只有獨夫才不允許批評,因為他的過錯罪孽太多,傾盡東海之水也沒法洗刷乾淨。

   

   

   

   先帝功高德厚,應當得到最上等的諡號,朕聽聞,君王皇帝,堯舜禹湯都是諡號。

   

   

   

   先帝是第一位擁有諡號的皇帝,應該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諡號,先帝德覆萬物、功德盛大,便諡為‘高’,稱高皇帝。”

   

   

   

   合著這是您二位商量好的,那還先讓我說,張良在心中暗暗吐槽,然後就又聽到呂雉問道:“東阿侯的方法好,可以推行,可還有獻策?”

   

   

   

   洛新施施然從寬大的袍袖中取出一塊布帛,朗聲道:“太后,這是臣的五弟知曉先帝賓天,臣要前往長安時,特意讓臣帶來的。

   

   

   

   臣的五弟通曉三代一切典章制度,讀過千萬卷書,乃是能克定律令,規矩制度的大才,他翻閱古代典籍,發現殷商有一套廟號的評價,是用來讚揚古代聖王的。”

   

   

   

   周王朝之前的歷史,洛氏最為清楚,尤其是經過始皇帝焚書,洛氏學術領袖的地位就愈發的凸顯。

   

   

   

   比如說廟號,或許其餘百家之中也有少許稍微清楚的,但是絕對沒有洛氏這麼清楚,呂雉作出好奇狀問道:“廟號是?”

   

   

   

   “祖有功而宗有德,廟號便是以祖或宗為號,作為對祖宗的一種讚美,它和諡號最大的不同是,諡號有褒有貶,而廟號則是純粹的讚美祖宗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