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87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




後來崔蕘與節度使生怨被逐,天旱大渴,於是去百姓家裡討水喝。



百姓倒心善:“以溺飲之”,溺就是尿。



古代糖尿病屬於富貴病,百姓應該是沒讓崔觀察使嚐到甜頭。



懿宗時更有意思,裘甫起義搞得東南大亂,懿宗聽群臣舉薦召見王式詢問怎麼辦。



王式回答很簡單:給我兵,必破賊。



懿宗身邊的太監不同意:發兵花的錢太多了。



王式不敢怠慢,長篇大論了迅速破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說服了懿宗。



但懿宗被說服沒用,這位皇帝看著宦官說:“還是給王式調兵比較好。”



太監這才同意。



懿宗之後是僖宗即位,這是唐朝最為多才多藝的皇帝。



賽馬、射箭、舞劍、賭鵝、聽曲兒、蹴鞠、鬥雞、走狗無一不精,並尤其擅長馬球。



僖宗曾沾沾自喜的跟戲子石野豬說:要是科舉當中有馬球科的話,朕必高中榜首!



石野豬也是妙人,回道:要是遇上了堯舜做主考官,恐怕陛下就要被流放了。



僖宗美滋滋的做他的馬球狀元夢的時候,黃巢已經度過了起義後的危機,正在朝長安進發呢。】



相較來說,李世民的反應出乎眾臣子預料的平靜。



一方面是因為長孫皇后在此,並且雙手緊緊握著李世民手掌,讓他發作不得。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早有預料,畢竟對李世民來說南北朝並不遙遠,梁武帝蕭衍怎麼死的他比這後世更加清楚。



皇朝末世什麼的李世民自己門清,從上到下基本就如光幕所說:同流合汙。



而且再說了,他李世民連那李隆基都管不到,更遑論後面的不曉得多少輩的、被士族門閥鎖死的子孫了。



但即使這樣,不嘴兩句李世民心裡也不舒坦:



“這公卿宰相,當天子為三歲小兒不成?”



蝗蟲懾於聖威抱棘自死這種鬼話,李世民一個字兒都不信,畢竟他是親口吞過的。



相較之下他更相信世家們會抱棘自死。



嗯,前提得是他李世民手握長刀在背後看著。



再說了,這武宗還以滅佛留名於世,不知是昏君還是明君,但至少可以肯定不是傻子。



而繼續往後看。



“這崔蕘,在其位而無能,活該受百姓折辱。”



魏徵直球罵了一句,猶不解氣,道:



“堪比晉惠帝。”



這話房玄齡就不太贊同了:



“晉惠帝乃先天有缺,昏庸之言尚能理解。”



“如這崔蕘之輩,生長於甲第朱門,中科舉而不曉旱情,殊為無智,乃是庸惡之官!”



李世勣小心道:“彼輩被節度使驅逐,定是因其無能!”



杜如晦玩味的打量了一下,這三位同僚不就是剛被光幕提點忤逆上意強求山東大姓之女的嘛?



不過緊接著杜如晦便想起,自己不在其中許是因為早亡,以及兒子還捲入謀反…



於是一時間杜如晦心情也沉重了起來。



至於後面兩個,李世民簡單點評:



“這懿宗……宦官與大姓共治李唐之天下乎?”



“這僖宗……朕此前只知其棄長安而逃成都。”



“還不知曉其竟如此多才多藝!”



“與他相比,劉阿斗都算是聖賢之君了!”



雖然早有預料,雖然告訴自己這都事出有因,但說到最後李世民就再次感覺到太陽穴在突突跳。



差點又犯頭風了!



……



劉備狠狠打了一噴嚏,瞧了瞧天色感覺今天也不冷啊?奇怪。



心中唸叨著,劉備也同樣評價唐僖宗:



“成都多閉塞,這位唐天子來此,恐怕這一身所學無用武之地矣。”



此時的劉備也是想起來了劉禪:



“阿斗能不敗壞成都,多賴孔明教導有方。”



“阿斗承主公仁善心性,非臣之功也。”孔明推辭,不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