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一九八章 奧朗則布的選擇

1677年1月17日,賈姆訥格爾。

當莫臥兒王朝的開國之君巴布爾從中亞轉戰印度時,他的大軍在面對印度的各個土邦王國時,堪稱無敵的存在,戰鬥過程也是摧枯拉朽般的碾壓模式。他們不僅有強悍的火炮和火槍,還有著中亞、波斯士兵強悍的軍事素養。即便是在戰局不利、將領陣亡的逆風局裡,他們也依然能夠頑強戰鬥下去。

及至後來,帝國偉大的阿克巴大帝進行了軍事改革,使部隊的訓練、管理和裝備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為帝國在印度開疆拓土打下了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但也不知從何時起,曾經驍勇無比的莫臥兒帝國軍隊卻逐漸變得有些“疲軟”,不再能打了。

數十年前,莫臥兒軍隊就在與波斯薩法維帝國爭奪坎大哈的戰役中三戰皆墨,以至於軍中還患上了“恐波症”。

在後面的皇位繼承混戰中,更是多次出現全軍潰散的大敗局。在許多戰鬥過程中,帝國大軍在順風局面下個個奮勇爭先,唯恐撿不到功勞,但一旦局勢對己方稍有不利,立刻便會軍心動搖,乃至怯戰而逃。

要知道,在莫臥兒軍隊爆發這些種種問題的時候,距離阿克巴統治時期也僅僅只過去了不到50年!

作為印度地區的外來征服者,當年莫臥兒的太祖皇帝巴布爾麾下部隊中,將士們多來自中亞的苦寒山地和沙漠地帶。這些人在貧瘠艱苦的環境中成長,培養出了吃苦耐勞、驍勇善戰的優良品質。同時,他們也融合了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的武器裝備、戰略戰術,擁有遠超印度當地土邦王公軍隊的恐怖戰鬥力。

但是,隨著他們步步深入南亞次大陸,逐漸紮根印度這片溫暖富饒的土地,不可避免地被這裡溫暖溼潤的氣候和舒適富足的生活所侵染,戰鬥力開始迅速退化,昔日的艱苦奮鬥精神也漸漸被奢靡享樂之風吹到了九霄雲外。

莫臥兒帝國,與晚了一個多世紀出現的大清同為外來征服者建立的帝國,都面對著原有軍事力量退化的問題。不同之處在於,莫臥兒帝國可以從印度西北方引入更多的強悍外來兵源,為軍隊補充更有活力的新鮮血液。比起大清人丁稀少的索倫兵和榮光不再的蒙古兵,河中、波斯、阿富汗等地的悍勇之士可以說是源源不絕。

但是,自阿克巴開始,連續三代莫臥兒皇帝卻為了穩固統治,大力拉攏印度本地印度教王公,讓越來越多的印度人參與帝國軍政事務。甚至還打出了“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這一旗號。阿克巴通過迎娶印度教王公的女兒為後,將這些貴族們引入了朝廷,並讓他們在軍政系統中擔任要職。

阿克巴登基時,莫臥兒軍隊中的指揮官們幾乎都是中亞和波斯的外來戶,而到了1582年後,他的兩百多名主要軍事主官中,只有八十人來自印度以外,另外一百二十多人都變成了印度當地出身之人。

這一改革確實緩解了外來者和印度本地人的矛盾,增強了帝國的凝聚力。但是,隨著印度本地人逐漸在帝國軍政系統中佔據重要地位,中亞和波斯等傳統兵源輸入地的“擁軍”活動受到了遏制。比印度人更強悍堅韌的戰士們走出群山、大漠和草原,到莫臥兒帝國建功立業的機會,也隨之大大減少了。

昔日剽悍的外來者們在印度的土地上不斷退化,而外部的新鮮血液又無法及時補充進來,莫臥兒軍隊逐漸開始由印度本土士兵挑大樑。然而,印度士兵在身體素質、軍事素養和士氣上都與那些外來者們存在不小的差距。

與能夠耐受嚴寒氣候和貧苦環境的中亞人相比,享受著南亞溫暖氣候和豐饒土地的印度將士們明顯更欠缺對不利戰況和惡劣環境的耐受力,更沒有在不如印度的地區開疆拓土的積極性。

當年,沙賈汗組織的進軍中亞之戰中,面對不停襲擾的烏茲別克人和比印度艱苦得多的自然環境,莫臥兒將士們很快就產生了厭戰、思鄉等不利情緒,導致這次耗資巨大的軍事行動落得個虧了老本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