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一七八章 皇陵

1675年7月10日,蓬來,七里莊。

在距離登州治所蓬來城以南七里的地方,曾有一處村莊,便喚為七里莊。數年前,大明克復登來後,局勢便日益穩定,各級官府機構也隨之陸續設立,飽經戰火的人們也開始恢復昔日寧靜祥和的生活。

因為整個登來地區是和平光復,該地的清虜地方官員和駐軍主動反正歸明,使得這裡基本上未遭遇太大的戰爭破壞,民生經濟自然也恢復得極快。

六年過去了,七里莊的人們彷彿就已忘卻了那場席捲整個北方的大戰,田地裡阡陌縱橫,村舍中也是雞犬相鳴,農人辛勤的耕作,孩童歡快地嬉戲。

殊不知,在二十多年前,清虜攻佔登來時,曾在這片祥和的大地上展開過一場血腥的屠殺。永初帝身死,二十多萬無辜百姓和市民慘死於清虜屠刀之下,天地間,血色渾然,白骨遍地。

當然,如今這裡的眾多百姓,大多是從外面遷移過來的,江淮、豫南、冀州,甚至還有湖廣之地的流民,對曾經的慘事或者未所聞,或者早已澹忘。南腔北調,淮言豫語,最終與這裡膠東之音相和,形成一種獨特的地方語言。

齊國特命全權專使、內閣副總理齊遠山在登來官員的簇擁下,看著村裡簇聚的眾多百姓,不由感慨萬分。

離開鄉梓四十餘年,再次回到這裡,所有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七里莊,乃是當年陛下的出身及生長之地。當然,作為陛下的堂侄,這裡自然也是他的故鄉。

如今,別說在七里莊,就是在整個蓬來縣,也幾乎找不出一個曾經與陛下相熟的鄉人或故交。這裡經歷了無數的戰火和屠殺,屍骨壘了一層又一層,從世家大族,到普通小民,許多傳承早已斷絕。

從雲州離開後,齊遠山並沒有直接前往南京,而是經停長崎、耿羅島,於5月13日來到登來。因為,從漢洲出發時,受陛下所託,他將在登來尋找陛下先祖埋骨之處,並加以修復擴建,以為齊氏在大明的先祖皇陵。

登來地方官員對於齊遠山的到訪,在驚訝不已的同時,也倍感榮焉。明齊兩國關係向來親密,可以算作兄弟之邦。因而,在聞知齊國內閣***來訪,不僅登來巡撫、登州知州,以及蓬來知縣親自於碼頭迎接,就是山東總督、當地駐防的總兵官也在隨後幾日內,陸續趕至蓬來,面見齊遠山。

得知齊遠山來此的目的後,山東和登來地方官員立即下令,將七里莊方圓十里範圍即行封鎖,並動員明軍官兵和地方雜役數萬人,幫著尋找齊國皇帝的先祖墳冢。

經過半個多月的尋訪和探查,登來地方官員於七裡莊附近,尋獲十餘處疑似齊國皇帝先祖墳冢,然後便請齊遠山實地確認一番。

然而,齊遠山當年離開七里莊,來到蓬來時,不過十歲上下。隨後,又經歷了登州之變,接著跟隨曹雄亡奔海上,最後輾轉數萬裡,來到漢洲大陸,曾經兒時的記憶已有些模湖。是故,親臨十幾處疑似陛下先祖的墳冢後,他便吃不準哪座墳冢為真正的目標了。

無奈之下,齊遠山通過登來和山東地方官員發佈公告,尋訪四十年前知悉七里莊之舊事的鄉民。為此,他還特意拿出一千塊漢洲銀元,以為獎勵任何提供有用線索之人。

十餘天后,一名曾經停駐七里莊數年的雲遊道士拜訪了齊遠山,聲言,知曉當年陛下先祖墳冢之故事。

這名年近七旬的道士非常詳細地描述了七里莊發生的數件舊事,還敘說了四十年前登州之變,官軍荼蘼周邊村鎮,而陛下父母就是慘死於平叛官軍之手。

官軍退走後,就是這位道士領著倖存的鄉民收斂了被戕害的百姓屍體,逐一挖坑掩埋,刻寫死者木牌。雖然事過經年,但仍存有較為清晰的記憶。

齊遠山大喜,隨即便請道士領他前往陛下先祖墳冢所在之地。

儘管那些墳冢刻寫的木牌均已失落,但那道士在仔細辨認一番後,還是準確的點出了一座低矮的墳冢,乃是陛下父母骸骨掩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