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五十章 東北亞的新格局

    1661年10月18日,北陵島(今千島群島擇捉島),信安堡(今擇捉島庫利爾斯克鎮)。

    牛福良裹著一件毛皮大衣,縮在瞭望塔的角落裡,儘量避著海上吹來的強勁海風。他一邊烤著火,一邊偶爾抬頭望一眼遠處的海面。不過,在他看來,這種強風暴天氣下,不會有船隻來到這座荒僻的島上來。值守在這座瞭望塔上,防止有敵人從海上襲來,不過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因為,他們自從四年前登陸這座島嶼以來,除了齊國的艦船,根本就沒有任何其他勢力的船隻來過此處。即使距離最近的雲州永王屬地,連那些出海捕魚的船隻,也不會想過前來拜訪這座島嶼。

    這裡太荒僻了,除了漫山遍野的山林和到處遊走的黑熊、狐狸、獐子,什麼都沒有。而且,這裡的冬季太漫長了,在十月初,便已入冬,甚至昨日還下了一場小雪。這裡的季風氣候也十分顯著,冬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風力較大,持續時間也較長。聽說,在靠近北邊的洋麵上,每年冬季都會結冰,厚度達一米。

    乖乖,這要是哪艘船被凍在冰上,那可就只能原地等死了,想跑都跑不掉。

    牛福良來自河北,因為在清虜的地界實在活不下去了。沒完沒了的捐費,無窮無盡的徭役,每年在地裡努力地刨食,結果到了秋季,落在手裡的糧食沒幾顆。就算到處挖來了野菜草根,摻和著面湖湖吃,也根本填不飽肚子。

    先是家裡的一個妹妹餓死了,接著又是多病的老孃也餓死了。到最後,眼看著一場蝗災,將地裡的莊稼啃食殆盡。絕望的老爹狠下心來,將他和弟弟攆了出來,囑咐他們,要往南邊跑,跑到大明的地界,就能有一口吃的。只要他們兩兄弟活著,老牛家就不至於斷了香火,絕了後。

    河北距離大明控制下的淮河地區,何止千里之遙。牛福良帶著弟弟一路乞討,一路挖食野菜、樹根和草皮,剛剛跑到山東地界,便吃不住勁了,虛脫地無力再行。

    在躲過無數次清軍的攔截和捕殺後,兄弟二人不知不覺跑到了莒州附近,距離他們的家鄉滄州,不過七百里而已。在這裡,他們聽到了一種傳說,只要跑到海邊,跑到登來,就會遇到齊國和雲州的艦船。一旦爬上了他們的船,就能離開我大清的地界,過上能吃飽飯的日子。

    這個傳說,如同一根救命的稻草,支持著牛福良兄弟二人隨同無數的難民(流民)奔向海邊。然而,還未到海邊,他們這些逃難的流民便遇到了巡邊的清軍,在被那些兇狠的清兵追砍後,四散奔逃,牛福良和他弟弟失去了聯繫。

    不過,就在所有人絕望之時,他們這群千餘難民在海州附近遇到了“冬獵”的明齊聯軍,然後就此跟著他們乘船來到雲州。到了次年四月,齊國人說要在雲州東北幾個島嶼建立補給點,便將包括牛福良等數百多人運到了這附近幾座偏僻的島嶼上,拓殖墾荒,建立補給點,同時也在島上獵殺熊、鹿以及海豹,獲取珍貴的皮毛。

    因為氣候寒冷,光照不足,北陵島和附近幾個島嶼上的土地並不適宜種植糧食,只能栽種土豆和一些蔬菜。因而,他們這些拓殖此處的移民所需糧食,幾乎全部來自雲州。不過,這裡的漁業資源卻是非常豐富,就算不駕漁船出海,只是在岸邊撒下網去,便能捕上一網一網肥大的魚群。

    說實話,剛在這座島嶼上安頓時,每個移民是非常滿足的,竟然可以頓頓吃魚,紅燒,清蒸,烤制……,讓所有人大快朵頤,好不快活。糧食什麼的,就算不吃,也無所謂。

    可連續吃大半年的魚,是個人誰都受不了!即使這些網上來的魚均是個頭肥大,味道鮮美,是所有移民曾經夢寐以求想獲得的食物,但移民們還是有些吃膩了。

    牛福良從未想過,自己會在某一天,會因為魚多到會讓他吃吐的。每次想到餓死的老孃和妹子,以及失散的弟弟,還有那留在家鄉等死的老爹,他都會難過心痛得無以復加。老天爺嘞,你太不公平了。在家鄉一年到頭累死累活,臨了,卻不能撈到一口吃的。而到了這裡,每天撒下幾網魚,然後將其加工成一條條鹹魚幹,再將地裡的土豆和蔬菜照料好,每個人都能輕鬆地吃飽飯,而且還是一天三頓。

    嗯,港灣裡好像來了一艘船!

    牛福良三口兩口地將手裡的烤土豆塞到嘴巴里,然後拿起望遠鏡仔細看去。

    “當!當!當!……”

    確認了是一艘大帆船後,牛福良立即敲響了瞭望塔上的示警鐘聲,然後,順手抄起牆邊的火槍。

    齊國琉球艦隊雲州分艦隊旗下的“雲風”號武裝商船跌跌撞撞地駛入北陵島碼頭,幾面風帆破損,還有一根桅杆折斷,看著有些狼狽,顯然是經歷了一場風暴所致。

    “孃的,終於可以找個地方歇歇腳了。”雲風號船長、仁勇校尉(中尉)羅雲開看著碼頭上迎接他們到來的一行人員,不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