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二四六章 細菌和槍炮

    ,1635漢風再起

    8月3日,威遠。

    一艘荷蘭東印度公司旗下的商船“金槍魚”號緩緩地駛入港口,在引導船的帶領下,穩穩地停靠在碼頭北側的泊位上。

    在繳納了摺合約10塊漢洲銀元的入港費後,科內斯·奧登內爾上尉領著幾名船上的軍官離開碼頭,朝數百米外的威遠城走去。

    “金槍魚”號在一個月前從印度拉了一船的棉花和小麥,經巴達維亞、建業城,最後運抵漢洲東北部威海城,然後又在那裡裝滿了棉布、鯨油、砂糖,以及部分日用品,來到漢洲這座最為重要的海外領地城鎮。

    威遠城已經建立十四年了,整個城區人口也擴展至六千八百餘,是齊國海外領地人口最多的城鎮。若是加上週邊數十個大大小小村鎮鄉屯,威遠地區人口突破一萬八千人,佔整個威遠總管區近四成人口。

    這裡有齊國第二大造船場,利用此地豐富的林木資源,可以為國內大量建造四百噸以下的各類商船。

    另外,威遠還是國內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地處海灣和山麓間一塊狹長的平原上,分佈著無數農莊和種植園,開墾出的耕地達二十餘萬畝,再加上週邊山間谷地開闢出的眾多良田,每年可為本土提供一萬多噸糧食。

    威遠平均海拔200米,雖地處沿海,但氣候偏乾燥,每年大體經歷旱雨兩個季節。5-11月份東南風持續不斷,降雨量較少,氣候涼爽。而到了12月-來年4月,受季風影響,常刮西北風,悶熱多雨,白天氣溫最高可至38-39。受上述自然及地理等因素制約,威遠附近林木相對稀少,但連綿的丘陵草原茫茫,植物茂盛,適合放牧。

    “我發現漢洲不論是他們的本土,還是海外領地,所有城鎮居民點周邊,樹木幾乎全都被砍伐一空。”科內斯·奧登內爾上尉一邊走著,一邊用手遮擋著烈日的照曬,“這讓整個城市缺乏必要的樹木點綴,看起來顯得是那麼的無趣。”

    “確實如此。”大副瑞科爾·羅爾中尉點點頭,“不過,這樣一來,城市裡的蚊蟲似乎要少很多。不像巴達維亞,不論是在街道上,還是房屋裡,到處都是蚊蟲,讓人感到無比的煩躁。我認為,漢洲人這麼做,可能就是為了減少蚊蟲的大量滋生,讓所有的市民生活得更加舒適。”

    “不得不承認,漢洲為了保障他們國內子民的生活和健康,確實花費了不少心思。”科內斯·奧登內爾上尉笑著說道:“他們的國王因此一定獲得了國民的熱衷擁戴,他們不僅生活在一個不錯的環境裡,而且日子似乎過得也不賴。我敢打賭,漢洲人的生活水平肯定不低於我們聯合省,或許要比法蘭西的農民過得要好。聽說,他們的人口也已經突破50萬了,這真是一個令人驚歎的數字。”

    在16-17世紀,人們對生活中的一個最重要方面即人口格局的理解嚴重不足,而且很可能會這樣持續下去。在這個時期,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政府能夠對它的人民進行全面的人口普查。歐洲國家的神職人員雖然保留著教區的洗禮、婚娶與生死等記錄,稅務員不定期對戶數進行清點,但這樣的統計數據不僅缺乏穩定性和準確性,而且難以把握。

    反觀齊國,政權從內閣一直延伸至鄉間,即使是村屯,也能進行著行之有效的嚴格治理。從每個移民到達漢洲本土或者海外領地的時候,基層政府官員、書吏都會對每個移民的基本信息進行登記造冊。以後,不論是婚配,還是生育,甚至死亡,每一個移民信息都會在年底進行數據統計和變更,並逐一報送縣、府,及至內閣政府。

    對於齊國政府而言,每一個人口的增加,都意味著國力的增長。身處南方陌生大陸之上,不論是政府,還是個人,都希望能獲得更多的同類置身於身邊。不斷地移民,不斷地增加人口,似乎都已經成了齊國上下的共識。

    齊國目前除了大量移民外,還儘可能的提高和改善各個居民點的生活環境,減少移民的死亡率。對於威遠總管區這種熱帶地區,除了不斷地使用土人進行先期治理改造外,還在後期對居民環境和衛生要求制定了極其嚴格的管理條例。

    在各個居民點,方圓數百米範圍內的樹木草地盡數清除,沼澤、水溝、堰塘,亦全部填平,以減少周邊環境滋生大量蚊蟲,避免可能存在的瘧、痢疾等傳染疾病的發生。同時,對於移民的個人衛生條件,也不斷地通過地方官員、書吏進行宣導和科普,務必使個人養成較好的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