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二二七章 清廷的應對

    這座於順治七年(1650年)加派九省錢糧二百四十六萬兩白銀興建灤河北的避暑小城,如今整個城內佈滿了八旗部隊,城裡也聚集了無數滿洲貴胃,滿漢公卿,加之皇帝慰問使者位臨,更顯得此地氣氛異常凝重和肅殺。

    十一月中旬,大清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卻意外墜馬跌傷,隨即便被眾多親信護衛送至喀喇城暫時休養,並急召北京大內御醫前來診治。

    所有人都以為,攝政王意外墜馬,不過損傷皮肉筋骨而已,稍事治療休養旬日,便可康復如初。可萬萬沒想到,攝政王自送到喀喇城行宮後,便一臥不起,病情愈發沉重。在數日前,更是數度陷入昏厥,不能視事。

    隨侍多爾袞身邊的內大臣、三等精奇尼哈番冷僧機詢問御醫後,竟然駭然得知,攝政王已入膏肓,恐無力迴天,建議朝廷上下應早做準備。

    冷僧機與錫翰(努爾哈赤之侄)緊急商議過後,立即回報北京,讓昭聖皇太后(孝莊)和順治陛下得知皇父攝政王殿下病危情形。

    兩日前,皇帝特命敬謹郡王(尼堪)至喀喇城,探視皇父攝政王病情。雖然,在御醫的努力下,多爾袞幾次醒來,也與幾位重臣幾多交流,但情形仍舊非常不樂觀。

    從昨日開始,多爾袞便一直陷入昏迷狀態,任憑數名御醫使盡了手段,也無法讓他保持一刻清醒,很多人都知道,皇父攝政王的大限要到了。

    行宮寢殿內,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禮親王(代善之子滿達海)、端重親王(博洛)等大清諸多重臣齊聚,所有人均是面色沉重,眼光不時地瞟向內殿。

    “諸位王爺”一名御醫面容嚴肅地上前跪倒磕頭,“皇父攝政王醒了,有話要與和碩鄭親王、敬謹郡王交代。”

    尼堪看了看濟爾哈朗,卻見對方臉上顯出一絲悲哀之色,搖頭嘆了一口氣,然後便率先抬步朝內殿走去,濟爾哈朗隨即也起身站立,四下裡看了看在座的大清重臣,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跟在尼堪的後面,走了進去。

    昔日英武絕倫的皇父攝政王,如今一臉蒼白,神情裡也透出一股難言的死氣,眼睛微微閉著,呼吸時緊時慢,兩幾名御醫見兩位王爺進來,連忙跪倒磕頭。

    尼堪揮手斥退御醫,然後坐在多爾袞病榻前,關切地看了過去。

    過了良久,多爾袞微微張開眼睛,看了看身邊的尼堪,又望向遠處另一邊的濟爾哈朗,似乎想開口說什麼。

    尼堪稍微俯下了身子,靠近多爾袞。

    “天下……”

    “聯……漢人。”

    “滅偽明……”

    “擊齊藩……”

    尼堪聽著多爾袞斷斷續續地說著,不停地點頭,示意他記下了。

    “火器……,禁海……”

    “招降福建……”

    多爾袞說著,右手微微地抬起,指著榻前一本奏摺。

    濟爾哈朗伸手將那本奏摺拿起,翻看幾下,是英親王阿濟格在南京呈送來的奏摺,建議朝廷招降福建鄭芝龍,許其封王、永鎮閩粵。

    濟爾哈朗合上奏摺,朝多爾袞點點頭。

    “攝政王,臣定會將此奏本,呈於皇上,並著力督辦此事!”

    “天下……”

    多爾袞喃喃地說了一句,隨後眼中帶著無限的遺憾,頹然地閉上了,右手也無力地垂在榻邊。

    “皇父攝政王,薨!”

    濟爾哈朗最後看了一眼死去的多爾袞,然後緩緩的站起身來,大聲說道:“派使者立即返回北京,報於皇上和太后。城中所有官員戴孝,闔城舉哀!”

    正在喀喇城一處宅院裡無所事事的羅守章,突然聽到遠處響起一陣低沉的哀樂,以及隱隱傳來哭嚎聲,不由愣住了。

    “呵……,多爾袞死了嗎?如此,這天下局勢,恐怕將會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