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一八一章 大炮和文化

    1641年8月5日,漢洲,黑山軍營。

    “轟!”一聲炮響,一顆彈丸從炮膛中瞬間飛出,然後遠遠地砸到前面的數百米的地方。

    畢懋康回頭看了看旁邊的炮管,嗯,一切正常,沒有出現任何裂紋。

    “如何?”畢懋康問道。

    “一共打了多少發炮彈?”齊天問道。

    “有一百二十多發了。”畢懋康答道:“現在看來,這炮管仍舊完好,說不定還能將就打個數十發炮彈。”

    齊天點點頭,受限於這個時期的炮壁強度和厚度,這門3磅的火炮居然打了一百多發炮彈,而炮管無任何裂紋和變形,說明這門試驗性質的絲緊身管火炮已然取得成功。那麼,以後黑山軍器廠,就可以按照絲緊身管技術,繼續鑄造口徑更大的火炮。

    絲緊身管火炮技術,顧名思義,就是用鋼絲,按照一定的角度纏繞火炮身管上纏繞多層,向內積壓,給身管產生一種與膛內壓力相反的預應力,提升炮管強度是使用壽命,同時也能減少炸膛幾率。相較於目前的筒緊身管火炮,絲緊身管火炮可以鑄造的更加輕便,且加工難度和技術要求更低。

    當然,這種技術也有一定的缺陷,那就是縱向剛度差,炮管在射擊擾動和自重作用下,長時間運用,容易彎曲,射擊精度得不到保證。但在這個時代,這種絲緊身管火炮技術卻遠遠超出同時代鑄鐵或鑄銅火炮。

    要知道,絲緊身管火炮技術要到19世紀20年代,英國人才慢慢摸索發明出來,將方形截面鋼絲緊密纏繞到炮管上,通過鋼絲張力抵抗炮管射擊應力,以增強性能,並用在很多戰艦艦炮上。

    至於鋼絲的生產,那無非是採用中國古代比較成熟的鐵絲製造工藝。而鐵絲最早出現的時期,應該是北宋時候。當時大文學家蘇軾就曾經在《鬼蝶》詩中提及鐵絲:“雙眉卷鐵絲,兩翅暈金碧。”

    “近期可以多生產一些能適合陸戰攜帶的輕型火炮。”齊天輕聲說道:“重量儘可能的要輕,最好是能架在炮車上,只需要幾個人就能快速移動。”

    “你這炮生產出來,不至於就是為了打荷蘭人吧。”畢懋康問道:“他們似乎就沒有跟我們漢洲發生過野戰。”

    “荷蘭人在整個南洋才幾個人?”齊天笑著說道:“能出動的軍隊,最多不過五六百人,然後再加上數百土人。我們漢洲陸戰隊只要集齊一個營的士兵,僅憑藉火槍,就可以在野外將其擊潰。”

    兩年多的戰爭,整個漢洲上下,對荷蘭人的陸戰能力也有了比較直觀的認識。說實話,那些從歐洲各國僱傭而來的士兵,戰鬥技能和作戰模式還是屬於比較專業的,但論戰鬥意志,就和漢洲陸戰隊差得不是一點兩點了。往往遇到苦戰或者絕境情況下,很容易崩潰。歷史上,在遠東地區,幾次與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發生的陸地戰鬥,均遭到對方劣勢兵力和落後武器的反殺,讓人頗為無語。

    隨著漢洲人口的增加,火槍性能的逐步提升,漢洲若是能有絕對的制海權,完全可以將他們的陸戰力量直接投放到巴達維亞,一戰而定南洋霸權的歸屬。

    “那我們漢洲何時在海上也能如此豪氣?”

    “只要你們能弄出來用於實戰的開花彈,我們就可以在局部海戰中,取得對荷蘭人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