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一零五章 新拓

    --------------------

    “砰!砰!砰!……”一輪火槍齊射,正在奔跑的一群土人應聲倒下七八個,剩下的三十多人腳下並不停歇,亡命地向林中鑽去。

    幾條大狗率先勇敢地撲了上去,卻不想,這一來,倒是救了前面逃跑的土人,後面的鄉兵擔心誤傷大狗,沒敢再放槍,跟著追了過去。

    這裡是威遠堡東北方十餘公里的一處平原地區,一百餘鄉兵翻過低矮的山嶺,進入這片地區,清理此地的土人。因為一直都有傳聞說,附近的土人,不論男女老幼,可能都是吃人的惡魔。

    出動的一百多鄉兵在剿殺土人的時候,都心懷惴惴,並且異常謹慎小心。遠遠地接近土人營地時,放槍的距離也較平日遠的多。如此一來,受到襲擊的土人很輕易地逃了出去。

    眼見著不少土人面對火槍射擊時,紛紛倒下,然後狼狽地逃走。追剿的鄉兵才鬆了一口氣,吃人的惡魔也是怕槍子的。於是,在鄉兵隊長的命令下,端著火槍就追了上去。

    考慮到威遠島距離漢洲本土較遠,而且還處於荒僻開發階段,民政府為此成立了威遠島拓殖區,原威遠堡指揮謝立民任總管,受命對整個島嶼實施全面管理。

    按照民政府規劃,威遠島東南部沿海平原,地勢低平,氣候溼潤,土質也不錯,被定為重要的農業種植區。另外,整個島嶼林木資源非常豐富,品種多樣,適宜造船用的柚木、松木、樟木等木材更是取之不盡。

    因而,威遠島將作為漢洲最主要的造船木材供應地。大量的木材被砍伐後,除了一部分簡單處理後直接運回建業城以建造中小型近海運輸船,剩下的木材則就地進行七八個月時間的坑道煙燻烘乾,加工成可以造大型戰艦和運輸船的船材。

    為了滿足漢洲本土的糧食和木材需求,威遠島每年可截取來自大明的移民一千五百人。另外,新鄉堡向外拓展後俘虜的土人,視情況每年解送不少於五百人與威遠島。

    雖然每年新增兩千人的勞力,但開發這麼一個面積巨大的島嶼,無異於杯水車薪。作為威遠島的總管謝立民,是立誓要做出一番優益成績的。

    因此,五月以來,他輪番派出鄉兵,不斷從威遠堡四下出擊。一來,是為了迎接新的移民到來,需要擴展數個安全的定居點;二來,則是想要獲取更多的免費苦力,去伐木取材,清理田地,建造房屋。

    曾經作為一個傳統的大明讀書人,經過三年的漢洲生活和環境改變,謝立民逐漸丟棄了一些文人不切實際的想法,反而變的更加務實。一切事務安排,都必須要以漢洲民政府規劃和導向行事。在這個兇險的蠻荒地區,傳統儒家的仁義道德是無法征服這裡的土人,必須要靠“霸道”,用靠漢洲的火槍和刀劍。

    
,舉報後**稍後會校正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