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十六章 東邊航線的突破

    董風山領銜的“飛魚3號”和“飛魚5號”緩緩地停靠在通州堡木質碼頭邊。

    通州堡是探索船隊在六月初,建立的一個補給中轉點,位於後世印尼巴布亞地區馬諾誇裡市。

    船隻停穩後,碼頭上早已等待多時的二十餘漢洲土著驅趕著一群呂宋土人上前準備來卸貨。

    瞧著上次丟在這裡的漢洲土著和呂宋土人,似乎人數沒有多少變化,董風山暗暗鬆了一口氣。因為這次,他們準備在此修整一天後,就會繼續一直往北行駛,探索地圖上位於呂宋東南部的一片破碎小島(帕勞群島)。

    因而,船上並沒有裝運多餘的補充人員,而是裝滿了各種補給物資。除了卸下部分物資供此地承擔建設營地的土著和呂宋土人使用外,還需要留夠兩艘船隻探索路線的往返補給量。

    關於這次東部航線探索,統領府給了董風山兩個選項,或去尋找呂宋東南部的群島,擇機建立營地;或去呂宋南部那個大島(棉蘭老島),尋一處合適中轉補給點。

    如能順利完成此次探索新的補給點任務,那就意味著,漢洲從東邊去大明的航線已經探明大半。剩下的工作,就是加大威遠島(新幾內亞島)上幾個中轉補給點的建設,準備承接大明的移民。

    此次跟隨探索的“飛魚5號”船,是目前漢洲建造的最大噸位的飛剪船,滿載排水量達到近一百六十噸,有風的情況下,速度依舊可以達到驚人的十二節(1節約等於1.852公里/小時),遠遠超過這個時代的其他類型船隻。

    目前,漢洲已擁有飛剪船四艘,兩艘往威遠島等進行日常人員物資的補給及進行東部航線探索,其他兩艘飛剪船主要承擔漢洲本土東部的人員物資日常補給和南下定居點的探索。

    從通州堡出發後,董鳳山決定先向東北行駛,探索那片群島的所在。如果實在找不到,再轉向西行,去呂宋群島,尋找一處偏僻安全的補給中轉點。

    海上的航行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在平靜的太平洋上,放眼望去,無邊無盡的海水,彷彿永遠走不到頭。

    董鳳山端著酒壺,喝了一小口甘蔗榨取的甜酒,砸吧了下嘴巴,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於是,又灌了一口。作為探索船隊的隊長,他是有特權可以不限量供應甜酒的。

    不過,說實話,這種帶著淡淡甜味的甘蔗酒,喝起來還真有點上頭。在這廣闊的海洋上,要是因為喝醉了酒,淹死在海里,那可就太冤了。

    離開通州堡已經七八天了,根據地圖上的距離,應該早已經到達那片破碎的島嶼群。可眼下,海面上仍舊什麼都沒發現,估計是走過了頭。桅杆上的瞭望手,似乎也觀望的有些疲勞了,在上面耷拉著腦袋,有一下沒一下的打著盹。

    董鳳山拿出羅盤對了一下日頭,又看了看指南針,心下琢磨著,是不是偏離了航向。看了看這幾天走過的路線,再對照一下地圖上隨意勾畫的群島位置。不由心中哀嘆一聲,在這茫茫大海上,依靠一個並非準確的地圖,想去尋找一片島嶼群,無疑於大海撈針一般。除了嫻熟的航海技術,還有靠著一點點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