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三十五章 大建設(三)

    對於從巴達維亞帶回的二十餘工匠和藝人,齊天極為重視。他們和呂宋擄來的工匠,可以視作為漢洲第一批工業奠基人。雖然,只是些小手工和小手藝,但對於幾乎是零工業基礎的漢洲大陸來說,他們已經是開創性的存在了。

    他們的待遇直接和船上的水手齊平,甚至還略微高出一些。齊天盤算了一下,利用這些工匠和藝人,除了可以建成鐵匠鋪,造紙工坊以外,居然還能建制糖,鐵器冶煉,木材(傢俱)加工,製陶,紡織等工坊。

    不過製糖,冶鐵,紡織等手工業,即使現在建成了工坊,那也根本沒原材料進行生產。

    製糖,需要甘蔗。這個嘛,農田還未整治完畢,種苗還沒弄到地裡去。即使栽種到地裡去,也不知道能否長出來。或許,可以到南洋採買。話說,這一來一回,幾千公里下來,把糖製出來了,估計也是個天價吧。

    冶鐵,倒是可以。上次尋礦隊的人在黑山谷發現了不少品位高的鐵礦。不過,要等建業城到黑山谷的土路修好了,才能實現。而且還必須在那裡建設冶鐵作坊,畢竟煤礦和鐵礦都在那裡。這恐怕又得往後推延一個多月,才有可能實現。

    其實,計劃中的鐵礦所在地,也不僅僅能冶鐵,還可以鍊鋼。現代化的鋼鐵熔爐,咱建不了,但完全可以搞一個小鋼窯,做土法煉鋼呀。

    齊天還曾記得自己,在上一世的時候,經常聽老岳父講,他們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如何建小高爐,如何土法煉鋼。雖然品質有過半都過不了關,煉不成什麼高強度鋼。但這個時代,卻似乎可以滿足大多數用鋼要求。

    紡織,這個以後必須要搞。因為紡織行業幾乎可以稱之為輕工業之母。後世的海上霸主英國,就是依靠紡織行業起家,打垮了荷蘭,意大利,法國等國家地區的呢絨和棉布產業。使得本國紡織品行銷整個歐洲,為英國的工業發展奠定了技術和物質基礎。

    說到了紡織,那必然離不開棉花和綿羊。後世的澳洲棉花的種植區主要分佈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北部,昆士蘭州的東南部,以及北領地的北部一小片沿海地帶。

    這些地區土地較為乾旱,面積也很廣。而棉花恰好是喜溫的作物,豐富的光熱資源正好滿足棉花的生產。

    可我們現在才多少人口,不太可能去開拓那些地區。也許,等移民數量有個幾萬的時候,可以考慮在沿海適宜種植棉花的地方去開拓新領地。目前嘛,可能只有去印度或者大明去採購了。

    那麼可以在一兩年之內能迅速掌握在自己手裡的紡織材料,似乎只有綿羊了。看來,等曹雄船隊去巴達維亞時,有必要向荷蘭人訂購來自西班牙的美利奴綿羊。只需要引進個百十隻,要不了兩三年,就可以擴大為數百隻,五年就可能會增長到幾千只。憑此,完全可以建立一個初級的紡織廠,培養一下工人和積累一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