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牌

追殺者必然是可以奪走他先機的。從他們勢力的通用絕技,到他把鏡中人的缺點轉發出去的特殊進攻方式,他已經不能用曾經用過的任何方法解決眼前的處境了。

也不是完全不能。這次的敵人遲遲不露面,想必就是不想被他的無差別自保所波及。在他意識到襲擊開始的時候,敵人就已經開始規避他的射界,暫停了進攻。

對付鏡中人使用不受干擾影響的活人,這種事基本上是不必猜的。

現在,不論他是否打算大範圍攻擊以求自保,再過幾秒敵人都會再次發動進攻。反正對方的進攻方向他無法確認是真的,那隻要躲過最危險的階段,對方就可以毫無顧忌地發動進攻。

如果想要延長不被進攻的安全時段,他需要精確地攻擊對方實際所處的位置,或者至少是大概方向。

他自然是並不知道大概方向在哪。此時他只能隨便蒙一個。在攻擊範圍內躲藏的正常人的方向太多了,他根本沒法確認。

這種情況確認也意義不大。於是他放棄了確認方向,隨機挑選了一個最近的活人發動了進攻。

他的運氣並不怎麼樣,他失敗了。他瞄準的方向與他真正該瞄準的方向截然不同,敵人因此反而抓到了一個最好的進攻機會,發動了干擾。

由於此地溫度已經過低,已經沒有了再一次觸發保護的客觀條件。只要再抽一遍意識體,相關的鏡中人是無法抵抗的。

正常人與鏡中人的差別就是如此明顯。雙方在同一件事上的容錯率截然不同。

不過要說正常人容錯率有多高,倒也沒有。

敵人自發現身靠近,那個本該受到干擾影響的鏡中人卻在他貼近到過於接近的距離之後動了。

干擾的壓制力應該可以讓鏡中人直接跳過某段時間什麼都意識不到的,突然能動只意味著一件事。

但如果對方是正常人,第一次降溫根本沒道理打出來。第一次襲擊自己早已經暴露在了對方的反擊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