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月1 作品

第367章 火力碾壓

    日軍反應很迅速,一邊選擇藏身之地,一邊向著對面的曠野中打出照明彈。

    灰藍色和黑色的軍服在黑暗中雖然不顯眼,但多少也能讓日軍看清來襲擊他們的人數並不多。

    至少沒有他們想象的多。

    鳥羽鳩山來不及去細想為何明明是西川少佐打出的求援信號,卻半路上遭遇中國人的襲擊,更可怕的是黑夜中並沒有出現激烈的戰鬥。

    也或許,這本就是件細思極恐的事。

    他的注意力必須得著重於眼前的戰場。

    當發現100多米外的中國人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多時,惡向膽邊生的日軍大尉做出了極其錯誤的決定。

    隨著位於中間的步兵小隊槍聲響起,兩個位於前後兩端的步兵小隊開始向兩翼運動,開始了幾乎已經融入日軍步兵血液裡的中央進攻,兩翼突破的老套戰術。

    於是,他們就糟糕了。

    雷雄帶來的,的確是一個步兵連,比日軍步兵還少了四五十人,但還有一個擁有兩門迫擊炮、兩門機關炮、四挺重機槍、兩挺mg34的火力支援排,這些玩意兒連日本海航的飛機都敢對戰,何況是對一幫陸軍土鱉呢?

    而鳥羽鳩山呢?有啥?為了給這個特遣中隊增加火力,牛島貞雄給每個步兵小分隊增配了一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

    然後,就沒了。

    步兵炮這種重火器,可不是單靠人力就能抬著走的。

    也就是說,鳥羽鳩山麾下,能稱之為壓制火力的,總共就9挺輕機槍和9杆擲彈筒,如果對一個普通的中國步兵營,他這火力,絕對能壓制。

    但在這裡,可就只能被吊打。

    迫擊炮、重機槍和機關炮以及mg34都停留在500米外被臨時挖出來的工事裡,日軍的擲彈筒根本夠不上,但卻在他們的射程。

    尤其是那兩個自不量力企圖攻擊兩翼的日軍步兵小隊,從進入曠野50米後,就被幾挺重機槍協同mg34機槍壓的連頭都不敢抬。

    從遠方趕至的兩個步兵排要做的,不是盲目的對射,而是抵近,向趴在曠野中的日軍投擲手榴彈。

    中日雙方作戰形勢來了次極少見的翻轉,一方不惜成本的消耗彈藥,另一方只能用意志和軀體對抗現代化的火器。

    只能被動捱揍的日軍頑強的令人吃驚,竟然堅持了足足一個小時,巨大的彈藥消耗讓雷雄都心疼的腮幫子直抖。

    但很顯然,更痛苦的是日方的指揮官。

    中國人損失的是彈藥,但他損失的是士兵的命,本就不多的士兵就在他的眼前逐漸減少,他必須做出最後的選擇,否則就是全軍覆沒之局。

    中國人的重火力實在是太兇猛了,他知道從陸地上撤退最大的可能是再度落入中國人的包圍。

    那就只能通過水路。

    鳥羽鳩山只能痛苦的留下最後還倖存的80人中的30人組成阻擊防線,另外50人在他的帶領下跳下大河,丟下所有重武器,向河對岸游去。

    只要給他20分鐘時間,他至少能帶上一個步兵小隊逃出生天,而不至於全部玉碎在這片血腥的河岸上。

    但這裡,並不是全部的中國守軍,河對岸依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