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月1 作品

第648章 終是畫中人

    等待著他從痛苦中恢復,那亦是軍人之責任。

    軍人,必須學會承受犧牲,承受戰友離去之痛苦,否則如何撐起國家和民族。在任何時代,他們都必須鋼筋鐵骨心如堅石,哪怕他也會軟弱,但他必須堅強。

    沒人去安慰,因為沒人能安慰。

    袍澤近乎全部戰死的悲,是隻有身處在其中之人才能領悟的悲;勝利之後,卻找不到一個可以相互擁抱慶祝之痛,也只有自己的心,才能感受到的痛。

    澹臺明月終是沒有用相機,卻用自己的筆寫下了那篇名為‘孤獨背影’的戰地日軍。

    是的,這場擊退上萬日軍完全可以記錄於中日戰爭史之列的老鼠山阻擊戰,若以勝利之名刊載,對已然是焦頭爛額的金陵保衛戰可謂是一針強心劑,但澹臺明月依舊固執的用“孤獨背影”做為標題。

    “這是屬於一場勝利之後士兵的背影,我知道,勝利之後對於你我,對於軍內高層,都是笑逐顏開之事,因為近千日寇斃命於此,因為日寇圍我金陵之兵鋒被阻擋。

    可對於這名士兵來說,他沒了朝夕相伴的戰友,那些曾經揉著他髒亂頭髮喊他瓜娃子的大哥們沒了,那些在最後時刻主動將生還希望留給他的大哥們沒了。

    唯一留給他的,只有孤獨!

    我不能用相機拍下這座豐碑,是的,沒錯,這個孤獨的背影只能用豐碑來詮釋,因為他的背後,是士兵們的犧牲。

    他們無比普通,但當他們選擇走上戰場,守衛我華夏萬家燈火之時,他們就是一座豐碑,我華夏之豐碑!”

    不知有不少畫家,根據澹臺明月的描述,企圖用畫筆復原蕭瑟略帶佝僂的年輕士兵背影,只是,他們的畫藝再如何精湛,都無法畫出澹臺明月筆下的那個人。

    直到數十年後的某一天,一個身穿黃綠色舊軍裝的白髮老者,久久佇立於3號高地戰爭紀念碑之下,從清晨至黃昏,而後立正高呼:“報告首長,七連、九連應到283人,實到1人!”

    一名專門拍攝戰爭舊址的攝影師有幸抓拍到了這名老者的背影。

    身形蕭瑟而佝僂,腰桿卻是筆直!

    數十年時光轉瞬即逝,青絲變白髮,可歸來依舊是少年,筆下之人依舊還是畫中人。

    數十年,終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