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打不留一 作品

184章,暫時休整跟測繪

    為啥?兵工作坊已經在榆社韓家村這邊重打鑼鼓另開張,已經生產了好幾天了。

    為啥會這麼快就能恢復生產?天地良心啊,這種人工動力的機器,落地放平了就能開工了啊……

    所以,在隊伍到達榆社韓家村的時候,胡長義跟游擊隊的人又被安排在了韓家村駐紮,胡長義又成了兵工作坊的坊主。

    “一二……轉……一二……轉……”

    “一,二,拉起來……落!”

    “一二轉起來,不要停……一刀……”

    胡長義回來了,兵工作坊的工人們幹起活來似乎也有勁了。

    韓家村的韓老慶家裡,良種場兵工作坊的工人們正在忙著鑽孔;村外的吊錘跟紅爐跟前,剛放下輕機槍的郭德柱又拿起了火鉗重新章鉗,指揮著工人們把一根新的鋼軌燒紅了截斷。

    此外還有膛線切割機那邊,還有車床那邊,工人們都在揮汗如雨的幹著活。

    而咱們的胡長義同志,則是找了個新的院落,帶著郭班長跟傅雲鵬、李富貴他們把那一挺掃射了十幾個鬼子的民二四進行測繪。

    等測繪完了,就要試著進行仿製了。

    民二四是金陵廠在民國二十年(1935年)定型生產的仿馬克沁重機槍。儘管這個槍因為生產技術等關係,造成設計精度比不上九二重那樣的機槍,但是對於缺乏重火力的中國軍隊,尤其是八路軍來說,絕對是稀缺的好東西。

    而且,因為供彈方式等等的原因,這個槍的作戰能力,跟九二重其實是不相上下的。

    當然,胡長義其實並不怎麼想把這個槍作為兵工作坊的產品的,奈何上級下了命令,就乾脆試一下吧。

    他想要真正弄出來的重機槍型號,其實就是德國的mg系列的通用機槍。這個槍叫通用機槍,搞出來了,輕重機槍就齊活了。

    當然,這個槍的二戰型號射速太快,耗彈量太大,德國人都覺得供應不起彈藥,就別提八路軍了。

    所以,這個槍在戰後的降低射速的改進型號,其實才是胡長義最需要的武器。

    只是……系統級別太低,沒有這個槍的兌換條件。而且即便是兌換出來了,兵工作坊也沒有大量的衝壓設備,也是造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