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知行合一

    青霓眼角往河上一掃,看魚正好躍出水面,伸手去指。

    ……

    講科學養魚。淮陽郡就是試點。

    不過,好像逼格不高。

    “淮陽昊伏羲陵,吾為汝等講這包犧之道。”

    汲黯側目。

    “吾……”

    帝女垂眸又抬眼,側望向湖面,指尖一指。

    汲黯歸家時就發現不對勁之處。比,傻兒子沒在院子裡拿著木槍呼來喝去,打掉晾衣架子,並在衣裳上留下黑鞋印。而是捏著一串蟹青色手鍊,在窗戶面探探腦,“阿父!我給你帶禮物!”

    遞近一看,才發現是溪卵石系成,打磨手藝粗糙,些凹凸不平,顏色也非真正的蟹青色,僅是近似。

    河上,一尾白魚躍出水面,銀光熠熠,又在水花消失,轉瞬即逝,螢燭比日月。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作結繩而為網罟。

    回才知這小子為何給他送手鍊。墨者那邊出新義,已傳到淮陽郡,家老僕知他心意,早早買回,放在他房。竹簡被翻動過的痕跡,定然是那小子偷看。

    汲黯坐到案,靜靜翻開竹簡,看完後,沉著臉色罵:“該斷子絕孫的董仲舒,該斷子絕孫的儒學!”

    是他們家能買起的那種手鍊。

    汲黯面色緩緩,將之戴到腕上,蟹青的珠子壓著瘦弱的腕。“你心。”

    對此,汲黯沒個好臉色:“你且看著吧,按那董仲舒心思,他看到此書,必然會欣喜若狂,將其思想加入董學,加強天人感應——陛下定會取來用。天下人只要恐懼神鬼,會恐懼天子。”

    老僕垂,不敢言語。

    老僕欲言又止。

    這不是墨者學嗎?與董仲舒和儒學又麼關聯?

    汲黯想到在大漢這個羊學盛行年代,黃老之學逐漸沒落,少年人多逐羊而抗拒黃老,就連他小兒子,也經常一口一個“九世之仇”……或許,道學也該出新義。

    汲黯拿出一卷空竹簡,提筆,停停,頓筆思索時,時面露笑容,時蹙眉沉思——

    汲黯哼一聲,捲開竹簡,再次重看這份新義。

    “作者,呂超……怪不墨學能完善,此人肯定是過精衛,才信誓旦旦神靈傳下複合弓……”

    何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

    以包犧之道養魚,取天道之餘養人道不足,使百姓不做違背良知之事亦能自給自足。

    道法自然,知行合一。

    何為知?良知爾。

    他站起來,手舞足蹈:“恨不早遇仙乎!”

    竹簡空白之處越來越少,汲黯臉上笑容越來越盛,快要完一卷竹簡時,陡然回神,腦子裡轟然一聲炸響——

    ……

    汲黯預感,明日聽道,定大收穫!

    (https://.bqkan8./62652_62652321/21437588.html)

    .bqkan8..bqka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