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16.20章(下) 雙手創造的幸福,神秘的下作手段

 對恩馬來說,米哈爾城的工農業改革是“暫時性”一劑藥方。未來還得找新的藥方和開藥人。

 但是現在,北地的經濟復甦讓帝國區域內的各方勢力是眼前一亮的。包括革命黨,以及改良派們。

 3230年,6月當一排排農業機器從北到南邊,一次性的沿著道路平推而過。

 帝國東部平原。帝國軍方大佬目光鎖定了這裡。這些軍事敏銳的將軍們,是無論如何不會,忽略“上千臺載具”以奔赴戰線的姿態趕著季節變化,沿著多條交通線進行推進。哪怕這只是農用載具,不是裝甲車。

 這些農用載具行軍的過程中,在道路上沒有絲毫混亂,偶爾機械故障,也立刻被拖動到一旁,不影響後續載具行動。

 農青會成立的“耕作公司”派出數千人,所有農業機械隊列,在同一調度下,沿著各條道路,準點到達位置,收割。然後同步深耕。

 完成處理後,各地的農用機械站,還進行了維護保養,確保能繼續向南運動。沿途中甚至出現了對橋樑承載力強化,直接在河道上架設浮橋的“專業”操作。

 整個鄉村中在這個過程中,展現了跨空間,搶時間的精確動員力。這絕不是過去“容克地主”能夠完成的。

 過去容克地主的私有化,讓農鄉資源可以整合,購買農業機具,讓農鄉資源進入機械化。

 可容克模式,也使得農業生產資源總有部分處於閒置狀態。容克們的農機有一大半時間都是才倉庫中吃灰。

 這種閒置代表著社會效率浪費,在和平充裕狀態下沒什麼,但是在戰爭時期,人力,物資都匱乏時,這是致命的。

 天空帝國劣勢階段,在容克體系下,這些農業機械的燃料保養,各莊園主常年得不到滿足,使得土地進行了拋荒。

 …農青會的動員報道中,多次用到了“農業大會戰”的詞彙…

 穿著便衣的蘇格馬特將軍和他的女兒米凱爾,乘坐小汽車在鄉村中漫步,當然在附近有保護他們的士兵。

 他的車輛剛上路,就被攔住,一位帶著交通袖章農青會工作者,對這位車上人:“先生,前方農耕機器正在共拓,您在休息區稍稍等待三十分鐘。”

 蘇格馬特看著這位面上塵土灰撲撲的工作者,當是笑著點頭。

 在農業生產機械通過後,他略微上前,拿起手指在車輛上擦了一下,身為英雄單位的他,不禁動容。正在一旁咬著麥芽糖的米凱爾,看著父親問道:“怎麼了?”

 蘇格馬特:“果然,這裡有一個‘英雄’。”他觸摸到這些機械中,確認了農機裡有著一個統一概念場。

 

 在蘇格馬特感知中:這個“概念”上各種運轉,如同齒輪交錯的模式,和帝國現階段有著很多不同。

 英雄單位,是能駕駛概念場,以帝國供應的大義作為管道,供應“士氣”。

 而開始締造“工業概念場”,然後從帝國鄉村中整合起來士氣。那肯定就是英雄單位。

 蘇格馬特打開了地圖,現在地圖上所有道路線上都提前安排了志願者,進行交通輸出。每一個鄉村基站中都有人負責燃料補給。而且各個區域中保持著通訊交流。

 作為前沿戰場將軍,他明白這是不下於一場“會戰”的指揮能力。

 在帝國普遍蕭條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天才”指揮了這樣一場士氣高昂的行動,這樣的一派人,此時立場是什麼?

 將軍這時候翻開這近年來情報,帝國原來在農業區域的基石“容克地主們”,在這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被這個新興集團掃了一遍。

 這種戰爭手段,哦,也就是帝國情報中的“械鬥”,拿著迫擊炮、機械化剷車、出動了空中飛機進行封鎖,動輒達到上萬人,甚至有火車皮專門輸送物資補給線的械鬥。

 “容克地主”在這種械鬥中完敗,在事後戰敗後被吞併。

 這兩年,帝國管不到的鄉村情況下,容克農場主們到底經歷了什麼樣“大潮”,城裡貴族們是不清楚的,在市政的議會談論中,這些只是鄉巴佬們的低級奪權。

 在汽車中,農青會相關的資料被合上。

 米凱爾則是明白這一切和“那個人”相關。

 因為在約克城內物資蕭條的時候,那個人能夠搞來大量農產品,小商品。當然了,她還不確定“英雄”是否就是那個人。

 相對於她的父親,米凱爾是站在局外看問題:現在帝國已經將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大城市,是不可能分出精力來應付農鄉出現的新興力量集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