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15.28章 時代更迭,經久不衰

    一千年後,充沛信息承載能力,更是卷死了全世界大部分區域的所有其他語言。

    古工業時代,拼音化大潮中的越語和所謂韓語,就如同流行文化一樣,兩百年就全部消失了。(參考滿語隨清朝玩完。)

    至於日語,這本來就是漢語系的分支。日語區域,哪怕趁著自身強盛時期也未能文化奪舍,最終只能給漢語留下一些“斯巴拉西”,“壽司”等詞彙。

    當然,拉丁語系是沒有滅絕的。因為漢語基礎相對於拉丁語系要複雜。在詞彙量沒有那麼高的區域內,還是需要拉丁語來快速完成交流的。

    “詞彙量不多的區域”指的是宇宙飛船。

    所有宇宙飛船相對於星球上要辨識的物體都是有限。而物體有限就沒有新的詞彙。只要標註“發音”即可。

    在星際建設時代,相當多的人口都在宇宙飛船上,所以在這些飛船上工作的人口,用的是口語相對明確的拉丁語。

    哦,人類孩提階段也都是先通過漢語拼音來確認常識事物認知的。

    這種在飛船上的語言非常簡單,例如:凡是紅色有果葉都叫做apples,蘋果如此,火龍果同樣如此,甚至低重力無核大荔枝也是如此。

    

    學會了上千個常用詞彙以及數學詞彙描述,就能讀寫了。當然在脫離飛船後,這樣的語言就顯得詞彙貧乏。

    所以在當今情況下,整個人類大融合情況下,無論東西方,稍稍追求文化素養的家庭。基本上都會雙語。一套飛船用的新拉丁語,一套就是漢語。

    漢語雖然學的難,但對於現如今通過不斷再生突破壽命極限的人類來說,一旦學成基本一勞永逸,基本上就算不更新最流行的詞彙,交流也沒問題。

    而只有文明核心階層,才掌握知識傳承體系的記載的優勢。

    哪怕是現在地中海文明區域,大部分知識體系都是通過漢語作為備份典籍記載,預備在一兩百年後一個地區拉丁文字被新詞彙佔用的千瘡百孔後,再把原漢語備份翻譯出來,再用拉丁化文字對當代人進行普及。

    …衛鏗:只不過作為一箇舊工業時代人,看到老外和自己之乎者也,感覺到怪怪的…

    所以當衛鏗:“雲訊,事務長您好,”準備開啟翻譯軟件的時候。

    雲訊也是用流利普通話:“衛鏗先生,太陽上的工作讓你熠熠向生。”

    衛鏗有些意外,確定他用的詞彙比自己熘後,回應道:“雲訊,我們直接說正事啊,我來地球是準備先度假七八年。”

    面對這種最樸實的討價還價。

    準備了一肚子辭藻的雲訊,以退為進,苦笑道:“哦,閣下您現在是遊刃有餘,但是那裡(目標位面)的問題,我們實在是脫不了身,如果你不去的話,事情就難以挽回了。”

    雲訊發送了“多元位面”大宇宙時代中,機械神教,無性繁殖的獸人,以及倒影空間醜陋惡魔的潰爛狀況。

    衛鏗掃了一眼,這些都是位面潰爛的結果,但是病因他並沒有說,當年自己定義工業神格,是在劍與魔法時代末期,這時代距離宇宙時代,中間還有很長一段過程,這個過程,才是重症惡化的關鍵。

    於是乎,衛鏗索性直接點明。

    衛鏗:“你也沒告訴我,你說的位面實際情況!所以,我就只能打算用七八年的時間,通過我的關係網的來了解一下,那邊情況後再做決定。”

    雲訊盯著衛鏗看了一下,確定這是個老油條。不是隨意用話術指派的愣頭青

    衛鏗也盯著雲訊,似笑非笑,心裡面暗罵:“我在田園時代開拓的時候,你特麼還沒出生,給我畫餅?你是真不知道,我是讀春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