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10.05章 越過大江

    核打擊計劃,最終收歸了檔案庫中。這是作為一種預案進行保留。

    在被動危機中這些預案會按照順序啟用,但是在佔據主動的狀況下,這些預案大多數會被封存。

    衛鏗:在主動推進的時候,自己手中至少有多套預案保底。

    全面核打擊需要投入的資源成本太高了。目前清洗南方十萬平方公里的使徒核心區域,就要六十枚核彈,價格高昂。

    事實上建立起來核打擊體系的目的,就是衛鏗讓自己安心。

    有一個能應對最惡劣情況的定心丸。隨後在搞大計劃時,就能有條不紊,不至於成為“驚弓之鳥”,被隨意打斷戰略定力。

    ~

    統伐區在159年10月,從碳谷中成功確定了一個科學數字。

    高錳酸鉀為物質基態,離子溫度的一萬四千八百度。

    在潘多拉場中,在這個溫度以及一百二十倍大氣壓下,高錳酸鉀氧化性,折射到周圍物質範圍的含氧物質中,對線粒體的“灼燒”效果明顯。

    理論實驗突破後,那就是應用技術開始上馬。衡陽方面工業部門,接下了研發“等離子發生器”的任務。

    目前巨峽大壩收復的前提下,統伐區大大拓展了總控制區域,但是控制度下降了。新拿下的人類定居點附近,周圍都是詭異的生態界。其水源區域,預備要進行特殊的消殺實驗。

    ~

    哦,沒那麼高大上,這個離子發生器,就是一個爐子中通電,然後用磁場控制。在成本上可以控制。

    其在社會上的應用,就是取代潘多拉場到來之前,氯氣淨化自來水的流程。確保一些有毒的有機物能夠快速分解。

    ……

    159年11月,這些相關設備在巨峽大壩的水庫內完成實驗。

    整個設備是一個六米大的鋼筒。在鋼筒中,是磁場設備下如同熒光燈一樣湛藍的等離子體。

    這些特製的等離子火焰炬,放在水體下方。進行了通電後,在數個小時內,湖水中的生命場衰弱到了百分之七十。核心六十米內所有有機質已經被這種“強放射”給摧毀了。

    這樣的設備技術,如果放在大破滅前,是能讓人類文明得以被挽救的。以人類文明當時的科技設備,製造這種設備並不難。只是短時間內需要一大批能在“不下於核洩露中承受高濃度中子輻射”的有組織英雄為人類未來拼搏。

    說到底,人類在潘多拉場降臨初期對相關基礎物理的研究上落後了。等到徹底擴散後,全球沒有時間了。

    ~

    統伐區的“超氧化設備”實驗成功後,立刻投入到了巴蜀地帶進行使用。

    由於巴蜀地帶的生物輻射強大,殖裝裝甲使用受限。這個必須是由衛鏗,亦或是那幫修仙的帶著設備,進入湖泊溼地中心進行安裝。

    在第十五組設備安裝中,黃景飛則是看著自己所登島的湖泊上,大量噁心昆蟲盤踞下的生命場,表情異常嚴肅。

    巴蜀的生命體似乎也感覺到了人類群落對其的灼燒計劃,故進行了大量反擊。

    ~

    潘多拉歷159年12月5號,巴蜀進入了一年中最冷的季節。這也是一年中該地區潘多拉生命最重的季節。

    上午八點,在巴蜀北部的第933號溼地區域,這裡水霧瀰漫。

    坐在船上的黃景飛打開了生命輻射的觀測感知,看到的這裡,是沖天“魔氣”。嗯,也就是非人類生命輻射。

    黃景飛拿著“碳基頻段電臺”,對著上面再度申請了一波油汽彈頭的打擊。

    隨著彈頭落下,油氣升騰火焰暈的灼燒後,這裡的島嶼上的蟲群算是被遏制住了。

    這支修真小組,五十多人,將柴油機以及燃料全部投送到這個陸地上。在啟動氧化輻射設備的時候,任何碳基生物設備都無法運作,包括現在最新式的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必須要用大破滅前最原始的自動化來進行輻射。

    花費了五十分鐘安裝好後,島嶼上的土地上,又開始冒出密密麻麻的昆蟲。這些從水波彼岸冒出頭,在十分鐘內就完成了變態發育的昆蟲,急匆匆地跑到了岸邊,開始一點一點的越過石灰帶。

    這些昆蟲有著酸液,可以破壞機械。

    當然也就是因為如此,可見這片生態意識們急了。

    黃景飛:“撤退,倒計時已經啟動,十五分鐘我們要撤離十五公里。我留在五百米外負責拉線。”

    在這支穿著帆布服的隊伍中,大家看著自己的隊長,有人不解,已經留下了自動倒計時了。

    黃景飛:“按照數據,高氧化輻射對人的傷害,是半個小時後才會有可見副作用。我確定啟動就走,如果沒有啟動,這機器如果未能得到及時的搶救,就會給它們廢了,確保公共科技財產不被浪費,必須得有人為最後環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