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9.77章 對照組、參照物

    冠悅坐進了艦隊指揮艙中,開始讓各組通報信息。

    “海風6級,浪高五米”

    “四十五海里內水下沒有發現重大敵情”

    ……

    沒有現在流行的數字化球形信息屏幕,也沒有最新型人工智能副官,東濱戰列艦充滿了歷史厚重感。

    作為少壯派軍官,在見識上是和西神州那邊一線軍事指揮官對接。(工業經濟上沒有對標。)

    他在廣闊的空域,和水下區域建立起了警戒圈。在指揮鏈專業規劃中,各個中繼訊號基站已提前安排好。

    高空無人飛艇攜帶著電子偵查設備,在艦隊哨塔上啟航。當然在遭遇紅色警戒時,飛艇生存率堪憂,這時候則是要起飛偵察機。

    坐在指揮艙內的冠悅,看著手下新人聲音略顫(害怕出錯)彙報自己部門的情況。

    冠悅知道,自己安插在下面的年輕武官們精神也非常緊張,承擔所有的新軍事變革的工作,而一旦出錯,則是會被那些沒有幹活卻時刻盯著的老牌軍官們擠兌。

    是的,當下神州東部的海軍有著很嚴重的山頭主義,那些守舊派們也都知道,插入的新人是來取代自己的。所以不會給予和諧氛圍。

    “自己又何嘗不是呢?”冠悅感應到那些座艙中的老海軍軍官們現在,頑固地用“戰前就變革掉的軍事操典”進行擂臺式的操作,“將帥不和,不祥之兆”。

    在指揮室中,隨著“啪嗒”一聲茶杯放下聲音,引起了所有人不經意間注視,可見,大家的心思都在領導的動作上,而不是在手頭工作上

    當東太泙洋的新一輪艦隊北進時。高原的地煞監測網絡中,清晰地標註了這多組艦隊的新進方向。

    一共是四組海上艦隊。

    這樣分組暴露的問題,戳破了閱艦式的浩浩蕩蕩威風,讓東濱神州海軍陳腐和新銳力量不兼容的缺點原形畢露。

    艦隊航速不統一,在不同時期下設計的艦隊各項指標不同,只能分開分組。

    否則編成一個大組,則是所有戰艦在航速上都遵循最慢的艦隊。也多虧現在北冰洋的制海權勉強拿下啦,否則這樣的拖家帶口北上,大概率會被中途截殺。

    徐河將視角從地煞地圖挪開。

    他對著一旁通訊中的天竺洋艦隊指揮官衛造冊問道:“你的這位同學,能重整山河嗎?”這語氣很正經,但是用詞方面很難不讓人覺得是“揶揄”。

    衛造冊說道:“非戰之過。東神州對軍事之外的事做得太差了。”

    徐河對此點了點頭。

    一支強有力的軍事力量,需要如魚得水,軍為魚,民生國力為水。

    國力對將士們的身後之事有保障。戰士背後有守護之物,

    這樣的作戰力量,戰爭意志最為果決,會主動地謀求勝利。

    衛鏗在高原、僧伽羅,以及離州接手軍事,首先建設的就是‘行伍人背後事’,例如婚配,軍屬都是慎重安排。

    而退出行伍轉業,也不是遣散費一發了事,而是當成論證裝備一樣的重要事務來討論。優先提供專業技術教育,以便其通過行業技術考核進入工作,並且定期調查融入社會的情況。

    上與下同欲,這在任何時代的軍隊中,都是一個非常樸實的道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西神州哪怕是經濟建設,也是以隨時隨刻能打勝仗為唯一目標。這給了軍事改革強有力的後盾,在技術競爭和戰力更新過程中,執行不了的老人都淘汰下去了。

    反觀,冠悅所在的海軍艦隊,之所以總有一股守舊力量唱反調!

    與其說這是東神州舊軍保守古板,倒不如說這些將士們在任何變動下,都沒有退路。

    這些水師將士一旦離開了自己艦隊,就得拿著遣散費去睡大街去。

    每年在滬、廣賽博化的街頭上,都有凍死的老行伍的新聞。而在建鄴的廢棄下水道中,有掛著軍旗佔領最優地盤的流浪漢。

    艦隊上的那些老兵們都是以艦為家,新軍事變革等同於將他們趕出家。所以這些水師官兵,那就只能跟著那些老軍頭們和冠悅這位新軍頭目來鬧騰。

    冠悅現在認為自己是在為了國戰勝利,掌握著大義,如果有機會他會毫不留情地掃除這些舊軍的腐朽。

    殊不知,冠悅和他的派系這次鬥贏了舊軍,等到二十年、三十年後,下一次軍事變革,他和他的人也會變成舊軍,也會為了自己生計而阻礙“大義”。

    “善於治軍者,無赫赫武功。”

    在當代不斷與對照組進行對比後,西神州這些將軍們就愈來愈發現“衛鑫”在很多不起眼的地方,下的莫名其妙的功夫,實在是太對了!

    ------題外話------

    最蠢的事情之一,就借錢給無賴,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