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9.06章 一歲一枯榮

    回到神州位面,衛鏗復活的時間線上,秦統歷2283年。

    在傳統經濟學家的眼裡,高原區域的主政者把握住了罕見發展機遇,快速做大做強。

    正當他們一邊羅列數據,一邊感嘆高原區域好運時,衛鏗開著電動車跑遍了整個高原。

    步步規劃、踏踏實實地前進,利用所有順風的風向,可不能單單用“運氣”一詞來概括。運氣不獨找一方,眼下卻只有高原抓住了這運道。

    恢弘的熱融鹽電站,一座座的風能發電塔,以及新開設的六條隧道……永凍土上,奇蹟還在延續。

    二十一世紀,永凍土上作業,是非常考驗技術的。有的是硬邦邦的土地,但是如果融化了就是沼澤。在此地建設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

    為了瞭解高原上的凍土變化,在2281年起,地煞觀察體系進行了一次重大科研攻關。

    水在液態和固態之間轉化,也屬於變化,而變化就是物質上的時間體現。

    在83年4月,一顆專門負責觀測凍土變化的地煞星發射成功。

    而如此一套全新觀測體系是否準確,仍需要工作人員的實地考量一個個測試比較,才能在算法上填補誤差。新興科技產業的背後,是無數嚴謹者在抬起。

    ~

    高原省份現在大幅度吸納西南和西北就業人口。各種新型技術產業隨著基層消費力的增長延伸出來。

    高原區域的奇蹟發展,是基於默默無聞服從者用肩膀扛出來的。而域外經濟學家不斷比對經濟模型,想要在神州東部、南亞、大食等地進行復刻,最終會被“國情不同”挫敗。

    高原區域經濟在“木秀於林”,人文也在“偷渡陰平,直取蜀漢”。

    ~

    人口和教育是經濟的土壤。當下衛鏗在高原的舊田上搬運的,是上一世耕作過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