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懶蟲 作品

一千二百二十八 但行好事,莫問因果





正是因此,很少有仙人去救凡人,而那些少數願意救凡人的仙人,下場往往都不怎麼好,這就是因果業力纏身的代價。





當然,這是對仙神而言。





對凡人而言,又是另外的規則。





針對凡人,有陰德的說法。就是生前為善,可積陰德,以換取來生更好的生活。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陰德只能死了之後才能用,活著的時候,並沒有多大的用處。該吃苦,還是得吃苦。該倒黴,還是要倒黴。





而且,陰德是后土娘娘慈悲,是為了引人向善自己設計出來的,和天道無關。





也就是說,陰德是地道發的,雖然也有作用,但遠不如玄黃功德。





陰德,就是地道功德,就如人道功德,也就是香火願力一樣,效果是有的,但遠不如玄黃功德那麼明顯。





凡人為善,可得地道功德,可得人道功德,但這兩種功德,唯有死後才能發揮作用。





遠不如玄黃功德,只能得到,立即就能發揮作用,且效果極為明顯。





這種差距,就導致世人對積攢人道功德與地道功德並不是很熱衷。畢竟,死後的事,誰能說得準呢?





姜塵的宏願,就是基於這點發的,與人為善,天道不給功德是吧,那我給!





反正我功德多,多到無窮無盡,根本就用不完。





故而,只要有人願意做善事,那在人道功德與地道功德外,姜塵還會給他們一份玄黃功德。





人是利益動物,只要看到好處,那表現的比誰都積極。





哪怕是無藥可救的惡棍,在看到玄黃功德的效果後,也會立即改變態度,變成人人讚頌的大好人。





有了好處,眾生就有了做好事的動力。如此,願意做善事,做好人的人,自然就會多起來,天地間的秩序,受此影響就會變得越來越穩定。





以利誘人,效果最為明顯。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行為就會慢慢演變成習慣,做善事就會從主動變成本能。





這樣一來,距離人人如龍的世界,也就不遠了。所謂君子如龍,人人如龍,就是人人都如君子一般,有著高尚的品德。





除此之外,姜塵那句諸般因果,盡加我身,也很重要。要說玄黃功德是給眾生利益,那這句話,就是解決了修士的後顧之憂。





修士不敢隨意救人,是因為救人會產生因果與業力,從而影響到自己的修行。救人雖然重要,但自己的修行更重要。





因此,除非是打算走香火路子成神的修士,不然很少有修士會救人。不是他們不想救,而是因果業力太嚇人。





他們這麼做,無可厚非。





在不損失自己利益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是願意助人為樂的。反之,若是會損失自身利益的話,那做好事前就會好好掂量掂量了。





知道他們畏懼什麼,姜塵極為大方的表示,你們放心去做,因此產生的一切因果與業力,全都算在我的身上。





也就只有姜塵,才敢說這種話,他是真的不怕因果與業力。因為因果與業力,本身就是輪迴的一部分。





身上的因果與業力越多,將它們通通吞噬之後,姜塵得到的好處也就越大。





別人畏懼因果,但姜塵身為輪迴魔神,卻是對此渴望的很。





要是整個洪荒的因果,全都加在他的身上,那他的修煉速度,最少也要快上成千上萬倍。





……





“陛下慈悲!”





眾人聽了姜塵的宏願,在愣了愣神後,紛紛由衷的佩服道。





他們沒有想到,姜塵竟然會用這種辦法,去處理身上那無窮無盡的功德之氣。同時,他們也沒有料到,聖人還能用這種方式選拔。





姜塵的宏願,就差直說,做好事做到最後,就能成為聖人。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