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寒秋 作品

第一百一十二章:立式水輪(2)

      第二天清晨,韓元照舊開啟了直播,然後打開了爐窯,將裡面已經燒製好的生石灰取了出來,裝滿了兩籮筐。

      生石灰帶到河邊,加水反應變成熟石灰,挖來河砂和泥土,再摻雜一些拇指大小的細碎鵝卵石一起攪拌成混凝土。

      細長的竹枝量好長度,五米長的主軸剛好可以橫跨整條小河。

      確定好位置,韓元開始挖坑,河邊的泥土摻雜著石塊,一直挖下去半米深,挖出來一個直徑接近一米的深坑。

      再用木板製成模具,在深坑地面固定出來一個一米三四左右高度木井。

      坑底先鋪上一層河邊的鵝卵石,然後再將混凝土澆灌進去。

      沒有鋼筋,用銅線和竹條代替,效果一樣。

      小河岸兩側,都澆灌出一個直徑接近一米高度接近一米五的混凝土樁。

      雖然混凝土的質量差點,但這樣的混凝土樁,用來承受‘立式水輪’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混凝土樁澆灌出來,韓元接著返回去加工剩下的木板。

      立式水輪的板葉和軸承都已經做好了,還剩下最後一部分木板沒有切割出來。

      最後這一部分木板,是立式水輪板葉外圍的圓形固定裝置。

      單一的半夜如果就這樣通過榫卯結構和主軸連接在一起的話,很容易脫落,也很容易被水流沖斷連接處。

      而通過木板和釘子,外沿的圓形的固定裝置可以將所有板葉連接固定在一起,形成一個圓形。

      可以增加板葉的抗衝擊能力,也可以將板葉固定在主軸上不會脫落下來。

      主軸上,韓元先安裝好兩根板葉,然後找來一塊木板,橫放在板葉末端。

      固定好的木板用木炭標記好位置,刻畫出來弧線,再用木鋸將多餘的部分鋸掉,變成扇形。

      一塊扇形固定木板做好,剩下的木板就簡單的,按貓畫虎就行,只是工程量比較大而已。

      畢竟有兩個固定裝置,一共四面,都需要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