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寒秋 作品

第五百三十一章:逆向破譯

    所有韓元反而更希望在小零傳遞過來的釋能材料的截面結構剖析檢測數據中看到單晶結構。

    可惜的是,現實往往與想法相悖。

    在這份截面結構剖析檢測數據中,韓元並沒有找到單晶結構。

    【以鎵原子為核心的六邊體扭曲結構,扭曲幅度最大能達到27度,最低在9度......】

    【以硅原子為核心的正四面體空間網狀結構,且位於中央的硅原子與位於頂點的硅原子連線中間各有延伸的共價鍵......】

    【......】

    ......

    “有意思,這晶體結構的數據和鑭化鎵硅薄膜的結構很像,看來我之前的推測的確是對的,這種釋能材料裡面絕對有鑭化鎵合金,但並不是純粹的鑭化鎵合金,大概率是以這種合金分子為骨架複合其他分子材料的。”

    “至於具體是什麼化合物,還要再通過其他手段輔助配合確定......”

    釋能材料的截面結構剖析檢測數據傳遞過來,韓元迅速掃了一遍,眼神中流露著感興趣,摸著下巴自言自語。

    這些東西,他掃一眼就能大致明白的這些數據的信息,也能從這些信息中判斷出來這種晶體結構和分子結構對應的化合物。

    就像佔比數據中的第二條,韓元一眼就能判斷出來這玩意指的是二氧化硅。

    畢竟他的學習,可一直都沒有斷過。

    現在他的大腦裡面裝的各種知識信息如果能全都導出來的話,一臺頂級的超級計算機都不一定能處理的過來。

    .......

    忙碌了一週的時間,在韓元恢復每天十四個小時的工作時間的狀態下,釋能材料中大部分的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已經被剖析出來了。

    而剩下的少部分數據,也有小零在對比處理。

    到了這一步,針對釋能材料的逆向破譯算是完成了一半,而且是技巧性上最難的一半。

    因為只要確定這種材料中的分子結構、化合結構,分子形式這些東西,剩下的就是大量的進行實驗將這種材料合成出來了。

    相對比需要截面結構剖析檢測儀這種頂尖設備來分析成分的上一步,大量實驗合成既定材料在技術上來說簡直是毫無難度。

    但對應的,它需要的時間,是以年為單位來計算的。

    這過程就像新研發一種材料一樣,需要大量的時間來不斷進行各種實驗,利用各種手段將這些不同的材料融合到一起,進而形成需要的分子結構。

    簡單來說,所有新型材料無非都是通過融合不同元素、物質,及改變原有的排列結構而得來的。

    要想摸索出一種新材料,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用各種合成方式,比如熱熱串融法、高低溫攪合法、寒聚熱壓法.....等各種方式去進行大量的實驗。

    反正總有一種能達成目的,至於這中間會進行多少次實驗,會浪費多少時間,誰也不知道。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取巧的捷徑和辦法也是有的,但捷徑和辦法來源於你以前的實驗積累的各種經驗。

    比如你要合成某種強度為200mpa的合金,指定材料為銅、鐵、鎳這三種。

    那麼通過各種合成方法,你會積累出大量的合金數據,而這些合金數據在你下一次合成某種條件類似的合金時,就能起到輔助作用。

    它能避免你重複進行很多原本就達不到要求的實驗,也能指導你應該朝那個方向去走。

    所以材料這門學科,真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老老實實的做實驗,積累經驗,這玩意一旦領先,那麼後來者除非耗費更多的精力資源和人力物力,否則很難追上。

    當然,韓元這種掛壁除外。

    對於他來說,腦海中的初級材料應用知識信息和中級材料知識信息給他提供的幫助比這一個文明提供的幫助還要多,他很容易的就找到合成所需材料需要的各種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