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927章 虎子電話

    在盧燦的原本想法中,不出意外的話,鄧開頌教授還將是香江炮臺公園第一任館長人選,可現在聽虎子的意思……鄧開頌領導的籌備組,內部矛盾不少,此人的權威,略有不足。

    “黃苗子黃老師他們……什麼態度?”

    之所以提起黃苗子,是因為整個項目畢竟是香江藝術基金髮起,資產也屬於香江藝術基金,未來的管理運營同樣還是香江藝術基金,其它機構只是監督而已,因此,炮臺公園籌備組中,成員最多的就是香江藝術基金,足足佔據半數,而黃苗子又是這些人的頭頭——如果黃苗子不支持鄧開頌,意味著鄧開頌的工作完全無法開展。

    所以,虎子提到的“內部吵架”,盧燦第一時間懷疑是黃苗子在針對鄧開頌。

    但是,黃苗子是香江藝術基金的人,但他同時也是潘蘇奶奶的“同門師兄弟”——兩人都隨吳湖帆夫人潘靜淑學過繪畫,甚至黃苗子能進入香江藝術基金,都來自於潘蘇奶奶的推薦,因此,此人與虎園博物館及盧家的關係,一向良好。按理說,他不應該給鄧開頌“埋雷”。

    可人心這東西,最不可琢磨。

    王小虎只是隨隊實習,盧燦沒指望他打聽什麼消息,隨口一問而已。

    孰料,虎子還真給他帶來一點驚喜。

    “前幾天,我陪俞老師參加過一次會議,討論炮臺公園建築風格。會上,胡春慧胡老師和鄧老師爭執起來,黃老師全程沒說話。”

    他口中的俞老師,是虎園博物館俞瑾標研究員,饒老的學生,專項研究近現代中歐經貿交流及南洋史,虎博派駐炮臺公園籌備組成員。至於胡春慧,是香江珠海學院文學院講師,畢業於臺政大學,研究中國近現代史,臺北學者,是香江歷史博物館派駐的籌備組成員。

    鄧開頌與胡春慧對上,黃苗子不說話,這情形……有點意思。

    盧燦呵呵笑了兩聲,“都吵什麼?”

    “最開始,胡老師堅持,公園的風格應該偏中式,以此來體現和警醒市民,香江是中國土地,中式建築尤其是粵東風格的建築,更能體現地域特色。”

    “但鄧主任認為,香江歷史特殊,最合適的風格是中歐融合,另外,所有鐵炮都是英式鐵炮,用中式風格建築,不合適,風格不統一。”

    “胡老師又說,建築與展品風格上的反差,更能體現歷史的屈辱,更能警醒世人。而且,所謂中歐風格融合只是口頭說說,很難做到和諧與統一,同樣存在視覺不統一的問題……”

    虎子今天這番話,讓盧燦不得不承認,自己對這位“弟弟”瞭解不夠——這番複述,條理清晰,雙方觀點和矛盾點總結也很到位。這還是那位“莽弟弟”?

    思緒短暫打岔後,盧燦又回到眼目前的問題上來。

    看似風格之爭,其實涉及的因素頗多。

    胡春惠的提議,乍一聽很提氣,這與臺北最近幾年的學術風氣有很大關係。

    臺北這些年經濟發展的不錯,造就了島民的自信,也影響到文化圈中的“文化自信”——歷史上,“中華文化傳承其一在臺北,其二在東洋”的說法,就是此時盛行起來,影響後世幾十年。

    落實到香江炮臺公園項目上,胡春惠的想法不可取,盧燦更偏向於鄧開頌的建議。香江炮臺公園,畢竟是殖民產物,之所以投建這家公園,是為了讓後人不要忘記近百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