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364章 捻軍遺寶

 盧燦手中拿著一枚黑色大印,因質地不純,略顯灰色,表面有幾道白色石筋。

 虎鈕,雕工略顯粗糙。

 虎鈕兩側,分別刻有“黃天昭示”“大漢天運”兩列楷書。大印通高18公分,印面偏正方形,邊長在十二公分左右,刻有隸書“大漢明王黑旗總領”八字。印體四壁中的正面,則刻有楷書“捻”字;左右兩面,則刻有“你拿刀,我拿鏟”“打官府,殺財主”。

 盧燦看著直搖頭,還真特喵通俗易懂!

 湊在盧燦身邊的張顯南,還有另外兩位老者,見盧燦搖頭髮笑,張顯南便問道,“怎麼,不值錢?這東西什麼玉的?”

 盧燦掂量一下,壓感不足,手指搓了搓印面,有點拉手,又對著太陽看了看。

 最後笑笑道,“張老、林老還有楚先生,這枚大印是石頭的,不是玉質。如果我沒看錯的話,應該是取材於靈璧磐石中的黑金石。”

 靈璧距離渦陽不遠,張樂行臨時決定起義,手邊沒有更好的印璽材料,琢石為印,雕工粗糙,也就可以理解。

 “石頭的呀,我說這上面有石筋呢。”說話的是達爾文潮汕商會的會長林永年,上次盧燦來達爾文時,他剛好不在。

 另一位年輕一些,約莫五十來歲的黑瘦人士,姓楚,叫什麼盧燦忘了,也是商會管事的,他笑著問道,“你說宋景詩這位老先生也是……大老遠的,帶這麼塊石頭大印,閒得慌。”

 盧燦笑笑不語。

 海外華裔,又出身偏僻,自然沒時間也沒機會研究中華歷史,可不能拿他們和李林燦、張老來比。這些人知道宋景詩,還是張顯南說的。

 這枚大印,雖然是石質品,東西不值錢,但很珍貴。

 這恐怕是全中國發現的唯一一枚捻軍大印!

 “捻”字,江淮地區方言“一夥一股”的意思,用以形容人時,並非褒義,有“小團伙作案”的意思,故而,清廷稱之為“捻匪”。

 江淮原本就民風彪悍,易生匪,又因連續三年江淮大旱,朝廷賑災不力,皖北饑荒嚴重。

 張樂行出生於豪紳地主家庭,為人頗為俠義,對周圍饑民多有救助,又不滿清廷在饑荒年月依然徵收各種苛捐雜稅,於咸豐二年(1852年)冬,與龔得樹等率捻眾萬餘人,在亳州雉河集今渦陽縣起義抗清。張樂行被推舉為盟主,史稱“十八鋪聚義”。

 張樂行家中有錢,有些文化。他制定《行軍條例》十九條,將一群烏合之眾組成捻軍,建立黃、白、藍、黑、紅“五旗軍制”。總黃旗主由張樂行自兼,總白旗主龔得樹,總紅旗主侯士維,總藍旗主韓老萬,總黑旗主蘇天福。

 眼前這枚黑色石頭大印,應該就屬於總黑旗主蘇天福所有。

 只是不知道,這枚原本屬於蘇天福的大印,最後怎麼落到宋景詩的手中。

 要知道,宋景詩其實和捻軍又不是一個體系的。

 1860年,捻軍進入山東,聊城、菏澤等地的白蓮教,發動起義與之呼應。嚴格說來,宋景詩是白蓮教徒,後跟隨白蓮教義軍,整體加入捻軍,但依舊“聽調不聽宣”,所以,後世史學家稱宋景詩的“黑旗軍”統一為捻軍別部黑旗軍。

 這枚大印出現在宋景詩的手中,倒是可以放開聯想——白蓮教黑旗軍是不是受捻軍指示設立?因而捻軍將他們已經用不上的黑旗大印,贈與白蓮教?

 這是有可能的。

 因為當時的捻軍將領張樂行、龔得樹、蘇天福等人,已經加入太平軍,接受太平天國的“冊封”——張樂行被封為“沃王”,蘇天福先是被封為“立天侯”,1857年又被封為“掃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