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狂想 作品

第80章 辯論愈發激烈

    可自他登基以來,便大包大攬,事無鉅細,皆親自過問,批閱奏章亦是親力親為,使得朝野上下,無不慨嘆其辛勞,頌道明君。

    而他也自問從未懈怠過。

    當今列國帝王,西楚武帝拓拔壅剛愎自用,窮兵黷武,弒殺良臣;南梁虞志帝蕭蘅年齡幼小,難堪大仁,形同傀儡,朝政大權,皆為梁趙太后牢牢把控;東晉信陵帝宇文琛沉迷酒色,寵信奸佞,醉生夢死……

    唯有他文帝李元亓,勵精圖治,嘔心瀝血,頗有帝王風骨。

    自登基以來,削稅減賦,重用賢臣,興修水利,抵禦蠻族,使得齊國迎來幾十年不曾有過的盛世……

    他算是明君嗎?

    肯定算。

    如果這都不算是明君的話,那就沒有明君了。

    可明君畢竟不是聖人,未必事事都那麼賢明,也會有不容人觸碰的逆鱗。

    文帝當然也有,他的逆鱗,就是衍王李玄極。

    當初奪嫡之爭,李玄極的勢頭可謂如日中天,但誰也沒有料到,最終的勝者,竟是無人問津的李元亓。

    皇室的更替換代總是殘酷的,當時朝野上下幾乎都認為,剛剛登基的文帝,必定會來一場大清洗,以各種罪名將李玄極、還有參與奪嫡的諸王們,全部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可出人意料的是,文帝並沒有那麼做,甚至還對當初奪嫡勢頭最盛的李玄極委以重任,將軍國大事,半數託付。

    可他的慈悲,換來了什麼?

    換來了衍王李玄極的野心重新生根發芽,乃至於一發不可收拾,平素便昭然若揭的拉攏朝臣,結黨營私,最後更是覺得大事可為,反了……

    那是一個無月的夜晚。

    衍王串通宮中禁衛軍副統領,與其裡應外合,帶領三百王府親兵,殺入皇宮!

    兵鋒一度已經逼近文帝的寢宮!

    若非最後是內閣首輔楊文昭聞訊,親率儒家射門弟子入宮平叛,力挽狂瀾,文帝必然已喪身於衍王的屠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