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士兵 作品

第460章 談判

    李雲龍的確沒準備。

    當楚雲飛幾個人騎著馬趕到三家店時,李雲龍還在跟趙剛、王學新討論著該怎麼跟楚雲飛談判!

    這原本沒什麼好商量的,就是八路軍可以不要運城但一定要中條山上包括礦洞本身在內的五個鍊銅廠三個鍊鋼廠,另外還能在鹽湖免費打鹽。

    趙剛的意思是:“既然要談,咱們就要開誠佈公的談,大家講明自己的條件,這樣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老趙,這你就不懂啦!”李雲龍不以為然的說:“談判這事就像講價,你要是這樣‘開誠佈公’,那不就是一上來就把底牌亮在對手面前嗎?這事啊,就得往高裡叫讓人家一步步還,咱得了好處不說,還讓對方以為佔了大便宜,皆大歡喜有啥不好的……”

    “你這不是坑人嗎?”趙剛回道:“我說老李,咱們是講誠信的部隊,不興這一套。像你這樣玩,下回人家還樂意跟咱們合作嗎?你可別把好事給辦成壞事了!這關係到兩軍一致對外的問題,我們應該要把眼光看遠一點,要從大局著想,而不是隻注重眼前這點利益……”

    接著趙剛又將目光轉向王學新,問:“王學新同志,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王學新不知道怎麼回答。

    因為在這方面他是站在李雲龍這邊的。

    趙剛說的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不明白“政治”這東西始終講的都是利益而不是“禮尚往來”。

    這應該說是華夏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華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與它國打交道都是抱著“我敬你一尺你敬我一丈”的態度付出真感情。

    結果往往就是被它國無下限的索取甚至還理所當然,於是就一次又一次的上演“農夫與蛇”的故事。

    在此之後數十年都是如此,何況還是處在這時代的趙剛。

    此時的局面雖說不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軍隊與軍隊之間的談判也是這道理,能得到什麼利益就應該把它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