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士兵 作品

第360章 碉堡

    凡事有利就有弊。

    八路軍在正面上能擋住鬼子進攻雖然導致防線過長需要更多彈藥,但在戰略上卻與晉綏軍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這點與史上的情況不盡相同。

    史上八路軍因為此時沒形成正面防線而是在山區打游擊,鬼子可以一槍打穿根據地,於是八路軍就不是擋在晉綏軍前的盾牌,晉綏軍與八路軍之間就沒有利益關係。

    現在八路軍擋住了鬼子,就變成了晉綏軍有力的掩護,於是就有共同利益。

    形成利益關係的好處,就是被鬼子打怕了的閻老西不得不支持八路軍,否則首當其衝的就是他遷到後方隱藏在山區的兵工廠……打游擊總不可能帶著兵工廠的設備到處走吧,總不可能帶著生產原料吧,總不可能一邊遊擊一邊生產吧。

    所以“此一時彼一時”,之前閻老西與八路軍鬧翻有他的道理,現在閻老西有求於八路軍甚至主動尋求與八路軍合作也有原因。

    就算這合作只是暫時的,但八路軍也應該抓住這次機會。

    首長和參謀長都知道這個道理,於是方案就定了下來。

    參謀長最後做了個總結將其歸納為三個方向:

    一是在敵佔區組織敵後武工隊消耗鬼子兵力和補給。

    二是積極尋求與晉綏軍的合作。

    三是我軍在正、側面防線上積極備戰盡一切努力擋住鬼子的進攻。

    會後,首長原本是打算將偵察連的幾個人,也就是和尚這個連長以及王學新和孫銘這兩個教官留下詳談武工隊的組織。

    不過王學新因為在張萬和那有事,於是就先讓王學新去兵工廠了。

    其實組建武工隊的事王學新幫不上什麼忙。

    這是因為武工隊的戰略目標雖與偵察連一樣,但形式上卻差別很大。

    兩者都可以說是特種部隊。

    這比西方國家所記載及嘗試使用的特種部隊要早好幾年。

    西方國家最早的特種部隊是1943年在緬甸組建的麥瑞爾突擊隊,僅稱麥支隊,兵力一個團2900人,分為六個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