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士兵 作品

第644章 權衡利弊

    然後首長才說道:“李雲龍那邊傳來消息,晉綏軍打算用子彈生產線換我們火箭筒的技術!”

    張萬和手下一顫,牙杯裡的熱水都灑了出來。

    他吃痛的甩了甩手,嘴裡卻問道:“首長,這說的是生產步槍子彈的生產線?六九式?”

    首長呵呵笑著點頭道:“要是別的生產線,咱們就不考慮我也不為難了嘛!”

    王學新雖覺得這是好事,但不像首長和張萬和那麼激動。

    他們在子彈方面就像是個窮怕的人突然發現一個寶藏,那是欣喜若狂。

    可對於王學新這個現代人而言,別人眼中的寶藏不過就是個小補丁,一條生產線而已,多大點事啊?

    首長說:“首先,我要知道,如果我們拿到這條生產線,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從這話就知道首長保持著冷靜和理智,或者也可以說是努力保持。

    這話有道理,如果生產線發揮不了作用,比如沒有原料、沒人維修保養或無法保證產量等等,那這生產線就只是擺設,用技術去換當然不划算。

    張萬和想了想,就慎重的回答:“原料暫時不是問題,我們儲存了許多彈殼和彈頭,估計用這些為原料就可以生產幾百萬發子彈!”

    原來,八路軍為了能生產復裝子彈,平時就有收集彈頭、彈殼的習慣,確切的說是紀律,明文規定打掃戰場和平時要注意收集彈殼和彈頭。

    但這些彈殼並不是全都可以用,有的開裂,有的嚴重變形,有的有缺口,平均生產一發復裝子彈就會有五個不合格的彈殼。

    這些彈殼丟了又可惜,畢竟是軍工緊缺的黃銅,生產又不會,當然也不能帶著打游擊……

    於是軍工就想了個辦法,把這些彈殼就地掩埋,等到哪天能生產子彈或需要這些廢彈殼、彈頭了,再把它們挖出來重利用。

    到現在,就連張萬和自己都不知道埋了多少在地下,能生產幾百萬發子彈那都是往少裡說的。

    “另外!”張萬和補充道:“一直以來,我軍撿來的彈殼只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可以製成復裝子彈。但如果有了子彈生產線,利用率估計能提高到五分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