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士兵 作品

第219章 變化

    有一天, 如果八路軍被鬼子擊潰了,那麼鬼子難道就不能像今天集中兵力對付八路軍一樣,調頭集中兵力對付頑軍?

    因此,八路軍和頑軍其實有共同利益,八路軍的強大對頑軍有利,是一種唇齒相依的關係,唇亡齒寒的道理難道不簡單?

    然而,軍長是這樣想,不代表“貪腐將軍”以及重慶方面會這樣想。

    對頑軍高層軍官來說,他們一直想做得利的“漁翁”。

    之前是因為鬼子進攻頑軍,頑軍被迫與鬼子作戰,這是不得已的事,這時與八路軍合作就符合頑軍的利益。

    現在,既然鬼子要抽手去對付八路軍,頑軍可以再次袖手旁觀成為“漁翁”,又何樂而不為?

    只有傻子才會不同意吧!

    不同意的都是什麼居心?

    所以,戰場這東西是很難講清楚的,從不同角度看就能得到兩個完全相反的結果。

    如果說有什麼區別, 就是前者目光長遠後者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

    於是, 在頑軍高層的命令下,僅僅只用了兩天時間,河南的戰鬥就漸漸緩和下來。

    不僅如此,鬼子和頑軍還很有默契的把災民往八路軍的根據地趕。

    也就是鬼子把災民趕到頑軍控制區,頑軍再把災民趕到根據地……八路軍說會收容災民不是?那也就怪不得他們了!

    岡村寧次之所以這麼做,是他希望災民造成八路軍的糧食危機,災民可都是一張張吃飯的嘴,一下趕去幾十上百萬人,任八路軍有多少存糧也吃不消。

    到時,帝國軍隊再對八路軍防線發起全面進攻使其陷於戰亂,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八路軍拖垮了。

    頑軍方面也很配合,他們為了不讓八路軍“借”災民壯大,甚至還把災民“篩選”了一番,也就是把年輕力壯的挑出來補充到軍隊裡當兵,老弱婦孺全都趕到根據地去。

    岡村寧次和頑軍這是打了一手好算盤,只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這個計劃註定要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