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豬頭 作品

712 想什麼呢?!

    坐在龍椅上的英示皇帝只是隨意的掃了一眼,但是這也使得滿朝文武感覺到了不小的壓力。

    雖然坐在龍椅上的那一位面容年輕,看似也不如洪武皇帝霸道。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一位還比較年輕、長相也有些許秀氣的皇帝,已經讓人越發的感覺到喘不過氣了。

    到底是洪武皇帝的血脈,不愧是洪武皇帝悉心培養出來的接班人。哪怕不足而立之年,但是處政的手腕之老辣,骨子裡的刻薄和霸道,那是根本無法掩飾的。

    英示皇帝昨日在朝堂上的勃然大怒讓人心有餘季,所以明顯能夠感覺到奉天殿的氣氛比較壓抑。這時候的文武百官也普遍比較謹慎,絕對不希望成為引爆衝突的導火索。

    徐輝祖這個時候出班,說道,“起奏陛下,三日前潁國公奏報大軍已抵青州。”

    朱允煐微微點頭,說道,“按照大軍開發速度,不日大軍就要回返應天府。著五軍都督府、禮部、兵部諸司,擬好章程,依製做好迎王師、酬功諸事。”

    這件事情大家都不覺得意外,其實此前也都有所準備,只不過現在是大軍就要凱旋而歸了。自然也就意味著需要做好準備,要開始正式的迎接王師了。

    看著徐輝祖,朱允煐問道,“太子那邊可收到了奏報?”

    李景隆站出來恭恭敬敬回答,“起奏陛下,太子殿下此前令臣等以滅國、開疆之禮迎王師。”

    朱允煐露出澹澹的笑容,此前也說過大明朝的軍功有軍功首級制和戰功制度。實際上現在戰功制度為主,不是以敵人的首級為主。

    所以傅友德等人,自然也就是有開疆拓土、攻滅不臣的功勞。

    “太子處置得當,下朝後去向太子奏報。”朱允煐澹澹點頭,做出了決定,“這些事情太子也當知曉,軍國大事非小事,太子當知曉朝廷為何發兵,如何出兵。”

    不少武勳小小的振奮,當今天子一直都是比較重視武勳的,可以確保武勳持續的強勢。但是也有一些武勳也擔心,隨著天下承平,說不定武勳的地位會下降。

    不過暫時看起來就不需要擔心這些事情了,武勳依然是皇帝最重視的力量,是皇帝的依仗。

    至於文臣們就心情複雜了,當今天子本身就是重視武勳,這也使得原本強勢的武勳始終壓制的文官集團喘不過氣來。要是繼續這麼下去,估計要持續保持一段時間武強文弱的朝堂格局。

    這可不是開國初年啊,歷朝歷代確實普遍在開國初年都是武強文弱,都是那些勳貴壓制文官系統。可是現在的大明,都開國三十餘年了,可是這樣的格局依然沒有改變。

    甚至可以說依然看不到有所改變的機會,想要壓制武勳可謂是遙遙無期。甚至不要想著壓制武勳了,只要不是持續被武勳壓制,能夠保持一個平衡,那也就謝天謝地了。

    只可惜,這也就是最美好的想象而已,想要做到這些真的的不容易。

    看看當今天子的態度就知道了,天子雖然不至於讓那些武夫當國,可是絲毫看不到打壓武勳的意思。這對於文官們來說,自然是最不好的消息了。

    只可惜,就算是心裡犯滴咕,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了。想要重新恢復兩宋時期文人的地位,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或許,只能嘗試著去改變皇太子的一些觀念吧,希望皇太子對於讀書人能夠有所親厚。

    朱允煐說完這些,看著滿朝文武說道,“昔日太上皇只是除陽王賬下一小卒,備受排擠。領二十四人離開濠州,南略定遠,方有安身之所,有定遠人李善長投奔獻策。至正十七年,休寧人隱士朱升歸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策堪稱定鼎天下之基。”

    朱允煐聲音平緩,但是底下的文武百官不敢大意,因為知道皇帝可能要做些什麼了。

    朱允煐這時候也繼續說道,“至正十六年,太上皇攻佔集慶、改名應天。青田人劉基受太上皇禮聘而至、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備受重用。隨即修建了禮賢館,招攬天下賢才。召見儒生唐仲實,詢問平定天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