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豬頭 作品

552 平衡高手

    更何況大家也都明白,老朱幾乎是沒有什麼親戚的,老朱的這些個子嗣們也沒有什麼‘尊敬的長輩’,觀禮的人選幾乎都是沒有的。

    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這些也都是需要朱允煐這個皇帝點頭的,要不然很多人心裡沒底。

    畢竟這不是尋常人家的加冠禮,這樣的加冠禮一旦有什麼疏漏,說不準就是讓全天下都要嘲笑。上綱上線一點的來說,這簡直就是有違禮制,這簡直就是在給皇帝添堵。

    這樣的事情一般人可不敢做,要不然那就不是給皇帝添堵了,那是給自己找不自在,那是拿全家人的性命在賭皇帝的仁慈。

    事關禮制,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小事情。這麼些年下來,大明朝也是在不斷的進行著一些禮制的建設。有些事情確實看到了成效,而有些事情實際上還沒有太大的成效。

    朱允煐也知道有些事情真的急不來,這是需要比較長久的規劃,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看到一定的效果。好在朱允煐還算有耐心,最重要的是朱允煐明白不少的事情真心是無法操之過急。

    早朝,這也是直接到了‘午朝’,只是大家也都習慣了這些事情。

    這其實還算好的,在洪武早期,早朝可是不夠的。面對一個無比勤政的皇帝,文武百官天不亮就要入宮,到了夜裡都不一定能夠回到府邸。

    這些事情確實不需要大驚小怪,既然是有事,自然也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討論政務,大家都習慣了這些事情。真的要說起來,英示皇帝比起洪武皇帝好了太多。

    下朝後的朱允煐直奔武英殿,簡單的用了點午膳,就開始批閱奏摺了。

    “讓曹國公入宮吧。”朱允煐頭也沒抬,對王承恩交代著說道,“咱記得你那個嗣子也是在京裡,讓他在外頭候著,曹國公出宮後跟著去武苑。”

    王承恩激動無比,跪在地上感激涕零,“奴婢謝皇爺隆恩,奴婢卑賤之人......”

    “好了,你的心意咱知道。”朱允煐笑了笑,對王承恩說道,“你是咱的人,這些年也是盡心盡力。好好辦事,以後也好有了香火。”

    王承恩這麼感激自然也很好理解,雖然他早年間就投身‘太孫府’,只是坐在龍椅上的這一位,也不是什麼人都提攜的。

    王承恩這麼些年一直在朱允煐跟前,他在老家的弟弟給過繼了一個子嗣在王承恩名下,也算得上是讓王承恩有了香火,死後不再是孤魂野鬼、絕後之人。而現在陛下願意提攜他的子嗣,王承恩哪裡不感激呢。

    有些事情也確實需要和李景隆聊一聊了,這也算得上是關於武苑的建設。這要是再說長遠一點的話,也算得上是事關勳貴集團的集體利益了,這可是不能馬虎的一件事情。

    武勳的地位依然很高,自然不只是因為大明才剛剛開國超過三十年,武勳的力量一直都是強過文官集團,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這是很正常的一個朝堂格局。

    但是誰也都可以看出來,文官集團的聲音越來越響亮,他們的地位也確實是在不斷的提升。

    這是大家都需要承認的事情,這也就意味著武勳集團不能躺在父祖的功勞薄上睡大覺,武勳集團也需要不斷的努力、保持著足夠新鮮的血液,可不能讓文官集團爬到腦袋上去。

    繼續批閱著奏摺的朱允煐也是不需要分心,就算李景隆來了,也只是等著朱允煐忙完正事,朱允煐也沒時間去分心考慮其他的事情。

    雖然朱允煐自認為不是什麼‘端茶高手’,不過重視平衡這樣的事情,他也從來都不會馬虎大意。

    文官太強當然不好,武勳暮氣沉沉也不行,這裡頭需要有著一個平衡,這都需要皇帝做好這些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