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否 作品

第409章:露了大臉

    21號,小年夜。

    當天晚上八點整,在吉寧電視臺一套,播出了吉寧有史以來的第一臺春節聯歡晚會。

    對於石更來說,正式播出他所執導和策劃的春晚,並不像那天錄製的時候壓力那麼大,因為不管好壞,都已經錄製完了,不可能再更改了。但壓力也還是存在的,畢竟是面向全省的觀眾,六千多萬人看了之後會給出一個怎樣的評價?是不是像已經看過的人一樣滿意?石更很想知道,也非常很在意觀眾觀後的感受。

    與石更同樣在意的還有《吉寧日報》。

    在春晚播出的二天,《吉寧日報》在重要版面搞了一個調查,分上中下三段。上段將春晚上的所有節目全都打印了出來,讓觀眾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節目。中段是對整臺晚會的滿意與否調查,只有兩個選項,滿意或不滿意。末段留了很大一塊地方,讓觀眾寫晚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填好之後將報紙郵寄回省報社。

    報紙發行出去以後,觀眾表現的很踴躍,省報社最後收回了將近百分之九十的報紙,隨即便進行了統計。

    結果顯示,觀眾最喜歡的節目是葉雯最後登臺唱的那首歌,對整臺晚會的滿意度達到了945%,絕大多數的人認為晚會應該改進的地方是再多請一些明星,尤其是港臺方面的。

    結果沒出來之前,石更覺得觀眾的滿意度要是能達到七成以上,就說明他及格了,要是八成以上那就是非常優秀了。他認為最後的結果有可能是處在七成和八成之間。因為重口難調,又是第一次辦春晚,肯定會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想要讓所有人喜歡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誰都做不到。

    而當得知滿意度高達945%的時候,石更起初是不相信的,後來他跟省報社確定了好幾次,才知道是真的,可是把他給高興壞了。

    省報社考慮石更過去就經常上省報,是個話題人物。這次執導並策劃了吉寧省有史以來的第一臺春晚,還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肯定有人想知道臺前幕後的故事。

    於是省報社就聯繫石更做了一次專訪,題名就叫《專訪吉寧第一臺春晚的總導演和總策劃》,副標題為《門外漢的春晚之路》。

    石更沒法把幕後的事情全部都如實說出來,所以他說的都是如何克服一個有一個困難,至於困難是怎麼形成的,他則避重就輕。

    專訪發出去以後,很多人才知道原來執導春晚的竟是當年那個年輕的縣委書記。因此在吉寧省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這個轟動的程度是以前所沒有過的,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石更收到了大量的來信,五花八門什麼都有,甚至還有求愛的。

    吉寧省的第一臺春晚雖只在吉寧省播出,卻也引起了京天一些大媒體的關注。其中國家級媒體,《大眾日報》更是轉載了《吉寧日報》對石更的專訪,不過改了標題,名為《地方臺的第一臺春晚》。

    國家級媒體的報道,讓石更的知名度已不侷限於吉寧省了,而是響遍了全國。尤其是在電視圈,幾乎各個省的電視臺都在談論石更。有些人還不相信石更在執導春晚之前是個門外漢,還特地給吉寧電視臺打電話求證。

    總之,石更這一次是露了大臉了。

    然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石更出了大名,有的人高興,有的人就特別不高興,就琢磨該怎麼讓他倒黴出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