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王2 作品

第653章,消失的規矩

    張白騎笑道:“有這10萬人,就可以影響到上百萬人,有這麼多人配合我們的工作,蜀中門閥士族就不足為患了。”

    門閥士族天然和普通的百姓是對立的,普通的百姓都是壓迫者。他們對門閥士族的仇恨都是天然的,而他們大乾是最擅長組織百姓對付門閥士族的人!

    不過張白騎想了想問道:“執政,用這樣的方法雖然可以讓蜀中的百姓把我們當做自己人,但只收拾蜀中的門閥士族,卻招募了10萬大軍,總不可能我們遷移了蜀中的門閥士族,蜀中還保留這麼多士兵,但不保留他們,卻只讓他們參軍幾個月時間,只怕他們也會有怨言!”

    徐偉說道:“這次招募的士兵不是用來戰鬥了,而是修鐵路和軌道的軌道兵,我們現在修鐵路需要人力,正好可以讓他們做這些事情,在蜀中修建好軌道就可以聯通蜀中和中原的商路,對下一步開發蜀中也有好處,所以以後即便我們大乾一統天下了,但士兵的數量也不會減少,而是義務兵和常備軍結合的方法存在!

    “當然了,現在我們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取信蜀中的百姓,完成均田的事情,修路的事情倒是不著急。”

    蜀中,成都,西鄉,都亭!

    這幾天小小的鄉村可謂是熱鬧非凡,原本的縣令被換了,鄉里的大大小小的頭目也被換了,村裡的地主老財都被抓起來了,而後新朝廷還派出了一個村長和亭長,說是要帶領他們分田分地,一聽到可以分土地,分的就是地主老財的土地,這些村裡人都來了興趣了。

    雖然他們也擔心地主老財報復他們,但卻沒有幾個人能拒絕100畝上等的水澆地的誘惑,而這種事情只要有一個人得到了土地,其他人生怕自己吃虧,一個個也到村長哪裡去拿地契。

    一起分了地了,都亭的人都開始把村長和亭長看成自己的人了。

    這個時候亭長說道:“大家分了地,但這些地主老財和門閥士族是不可能看著我們就這樣分他們的土地過上好日子的,大軍想要守住自己的土地就必須要參加,打跑這些地主老財!”

    “現在我們都亭要有10個人從軍,待遇從優!”而後亭長開始說從軍的待遇!

    但卻沒有幾個人聽這些,和從軍的待遇相比,大家更擔心剛剛分的土地從新被地主老財沒收,沒過多久就有很多人參軍,而且非常踴躍,亭長選了10個20歲左右的親青壯,加入大乾軍。

    而後者十個人,穿上了大乾軍漂亮的軍服,披紅掛綵的騎在高頭大馬在村裡接受大家的祝賀,村長找來糧食和酒肉,辦了10桌酒席,讓大家一起為這些成為軍人的夥伴慶祝!

    慶祝完之後,再由亭長帶領這些士兵去了縣城!

    這個時候村裡一個八旬老人感嘆道:“以前的老規矩就是這樣的,我小時候還參加過這樣的酒席,非常羨慕的看著大哥們成為大漢的士兵,只可惜等我長大之後,這樣的規矩就沒有了,參軍也不光榮了!”

    大漢的兵役制度先進的超出了時代,甚至可以說和現代無異,漢代的國民兵役,又分幾種,一種是到中央作“衛“兵,一種是到邊郡作“戍“卒。一種是在原地方服兵“役“。每一國民都該輪到這三種,只有第三種,從二十歲便開始了,這可以說是義務兵。

    漢代中央軍隊有兩支:一稱南軍,一稱北軍。南軍是皇宮的衛隊,北軍是首都的衛戍部隊。當時南北軍全部軍隊合共不到七萬人。各地方壯丁輪流到中央作衛兵一年,當衛兵是極優待的,來回旅費由中央供給,初到和期滿退役,皇帝備酒席款宴,平時穿的吃的,也不要衛兵們自己花錢。南北軍將士就是常備軍。

    可以說這些制度與現代的兵役制度沒多大差別,但只可惜再好的制度,沒有人遵守也沒有用。門閥士族為了壟斷官位,減低了士兵的待遇,像董卓這樣的良家子,即便是屢立戰功,很快就會遇到天花板。

    而且大漢的財政也支持不了這樣兵員的輪換,最後邊成了募兵制,這就為軍閥割據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