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人止一 作品

第八十九章 一路領先

    比賽繼續。

    廬州五中隊發球。

    發球區裡,孫默託著球遙遙的觀察著蓬蠡隊的接發球站位。

    此輪的蓬蠡3號隊長是2號位,他遊離在外觀察。

    24的接發球陣型,主副攻、主二傳和前排主攻加個替換副主攻的自由人負責接發球,人數比他們少,且接發球空間拉的挺開。

    孫默緩緩的收回了視線,低頭看著手裡的排球,接著在地板上拍了兩下。

    蓬蠡隊的主力攻手和主力傳球手加入接發球陣容,讓他腦子裡的思緒很多。

    蓬蠡隊的接發球似乎只看站位,不論球員自身位置。這一現象已經是本屆比賽所有球隊中的獨一份。

    哦,其他球隊倒也不是沒有,但那都是被蓬蠡隊或者有些球隊的強發球輪逼的,逼的他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員進入接發球站位。

    但蓬蠡隊卻是主動的,而且,似乎到目前為止,蓬蠡隊就沒有哪次投入過超過4個人的接發球陣容。

    雖然人多站位擴展的開,利於接起球,但接發球的陣容可是對一攻很關鍵。主要人員進入陣容必然會影響到接發球組織一攻的效率。

    對一傳的要求變的更高,要考慮站位中的二傳能不能在一傳出手後順利的組織起好的二傳,以致組織起好的進攻。

    還要考慮攻手是不是可以在球運轉的時間裡,能反應過來,再順利圓融的跑到預攻擊位擺好進攻架勢。

    還要考慮……

    諸多考慮,卻偏偏只能在電光火石的兩次運轉球之間,球太高太慢不行,容易給對方的防守提供防守準備時間,不利於戰術攻的打成。

    但太快太平也不行,你的核心人員都在接發球陣型中,你好歹也要給他從接發球位置上跑位的時間。

    蓬蠡隊在接發球中的表現就顯得比一般球隊有效率的多。

    他們不看球員自身位置,只看輪次站位,甚至戰術攻時,主攻、副攻、接應都不換位,連二傳都可以變成最後一擊的攻手。

    蓬蠡隊的球員都很強嗎?

    孫默心裡暗自的思索。

    至少不全是,現在幾乎所有人都看出來了,他們之所以能達成這樣的效果,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幾乎能投入到防守中。

    不論是什麼位置的人,進入接發球站位中,他們的防守一傳基本能達標。自由人和那個接應隊長更別說,是接發球陣容中的定海神針。

    這才是他們敢於對應位置4個人接發球且還能組織的不錯的底氣。

    而切入到一傳、一攻時,那一位蓬蠡隊長的存在才是真正實現了他們進攻不換位,對應位置打多點進攻的關鍵。

    很厲害,我也是接應,我是不是也該這樣來打?似乎這樣的打發才是排球手應該的追求,我能練的出來嗎?

    孫默想的越來越多,直到發球哨聲響起時,他這才回了神。

    深吸了口氣,緩緩呼出,他努力的調整著自身的情緒。

    球場另一邊,林幕躬著身子,站在2號位三米線附近,透過球網下沿,專注的觀察著孫默的一舉一動。

    孫默的跳發球,球一出手,林幕腦子一轉就接著扭頭把視線轉回了自家隊友們身上。

    “有!”

    隨著華晨的一聲高呼,原本接發球的陣容瞬間跑開。

    周庭跑回4號位,劉明明逼近網前,李峰和華晨一個換位移向了一號位。

    6號位,華晨穩穩的接起了一傳。

    對方的幾個強發球手,特點各有不同。

    黃燦和胡林山的更偏向力量和速度,而孫默,在力量上要遜色許多,發球的速度和飄結合是他的特點。

    速度不算慢且飄忽,在以往和其他隊的比賽中,孫默的發球屢有建功。

    然而,沒有超過反應極限的球,對蓬蠡隊的球員來說,有反應時間,好處理。

    至於飄球的特點以及接飄球的技巧,早在剛開始訓練時就已經成為他們日常墊球練習的一部分。

    飄球在於飄忽,因為擊球點靠中,飛行不旋轉,在下落時因為空氣阻力很容易影響了飛行軌跡。這也是飄球落位不穩定的關鍵。

    運行軌跡也決定了,球在高點時不會有變化,下落時才是開始。真到最低點時動能幾乎消耗完時又會再次穩定。

    因此,接飄球,在高點剛變化時,或是低點接近地板時是接飄球的合適時機。

    而華晨因為身高較高,他選擇的是上搶高抬手接飄球。

    判斷出球的運行軌跡,在球剛下落不久還未太飄忽的時候接球,就是華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