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人止一 作品

第七十章 突如其來

    比賽開始,兩方球員登場。

    本場比賽蓬蠡隊派出的首發依然是主攻周庭、唐斌,副攻手李峰、劉明明,二傳手韓晨,接應隊長林幕,自由人依然是盧偉。

    自由人華晨作為主力輪換第八人會隨時上場,常規替補則是接應溫霄卿,副攻胡偉佳,主攻李善彬和二傳楊興義。

    差不多是11-12人的常規主替陣容,搭配各種陣型和協調戰術需要,再根據隊員體力情況隨時替換,這也是他們最近幾場比賽逐漸成型的人員體系。

    另一邊,廬州體校隊在歡呼聲中派出了他們的首發陣容,7個人的首發陣容,林幕一個也叫不出名字。

    不過他們看過廬州體校的第二階段最後一場和馬山隊的比賽錄像,對有幾名球員還是有印象的,他們的號碼和位置,以及有過的表現,多少也有些瞭解。

    因為馬山曾經是對手的原因,他們通過比賽中的一些細節對比,其實對廬州的實力更有些直觀的判斷。

    廬州體校確實當的起當前省內數一數二的強隊。

    廬州隊的首發為:主攻6號是大主攻,接應7號,很顯嫩的一個小少年,自由人是12號,林幕的印象中,一個跑動非常活躍、積極,一傳接的不錯,但似乎很喜歡靠前移動的自由人。

    另外一名主攻是4號,很中規中矩的保障型主攻,而11號副攻是老將,另一名副攻和蓬蠡隊的人年齡相仿,但在那一場比賽中表現的不多。

    二傳手1號是隊長,同樣也是老將,很穩定的一名傳球手。

    通過廬州體校的陣容和隊員結構不難看的出,有兩名超齡球員,是11號和1號,和豐阜隊幾乎一樣,主二傳和主力副攻。而且,是隊伍裡的進攻核心。

    縱觀整個青排賽的所有球隊,除了蓬蠡全是適齡球員以外,其他隊伍都是把兩名超齡球員的名額用滿。

    而且,幾乎所有隊伍中的超齡球員都佔據著進攻絕對核心的位置。要說唯一稍例外的也只有鳩茲隊,他們的超齡球員是二傳和副攻,但進攻核心是蔣立和二傳。

    利用老球員的進攻核心作用,打出有效的進攻手段,輔之其他球員或穩定或激情的防守,以致達到一個相對的攻守平衡。

    其實,還在體校未出發前,蓬蠡體校的領導也曾經和盧林談過超齡球員的問題。在蓬蠡的高級班上幾個年級的學生中也不是沒有比現在隊伍裡強的人存在。

    當然,更多的是強在整體的體能素質上,畢竟已經相當於成年人,有過長期的體能訓練,整個身體狀況確實要比15、6歲的孩子們要好。在青年層次的比賽中,體能素質有時確實是個很大的決定因素。

    但最終盧林堅持著沒有答應,學校也無奈,盧林雖然之前在學校有點混的意思。但畢竟是蓬蠡走出去的最頂尖人才,盧林現在正式“出山”,而且幹起來很積極投入,學校在很多方面還是遷就的。

    盧林還利用學校的說法給林幕和隊友們來了點小激勵刺激了下士氣,也不知道學校領導知道了會怎麼想。

    總之,最終出來的人是他們全班14個人,全部在年齡範圍內的適齡隊員。

    一聲哨響,比賽開始!

    廬州隊先開球,6號主攻先發1號位,率先發球。

    大力跳發,

    1981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決賽,華夏對南朝鮮的第二局,一位來自閩省的名為徐震的主攻手,用他第一次亮相的獨特發球方式在世界排球史上烙印上了屬於他的印記,也烙印出了華夏一代排球人的印記。

    從此後,跳發球正式走入人們的眼簾。

    在隨後的1981年世界盃賽中,華夏隊與世界冠軍前蘇聯隊的比賽中,徐震的跳發球每每發出都讓世界排壇震驚,前蘇聯隊員包括很多其他對手國家球員,往往在球已經重重砸在場地上,甚至於砸在臉上時都毫無反應。

    球速多快?力量多大?無數人分析、研究,但無論如何分析,有一點是肯定的,跳發球是引領世界排壇的超前技術。

    將近20年時間過去了,世界排壇日新月異,跳發球技術也早已不是秘密,世界強隊、國家隊、地方隊,跳發球也逐漸成為了強力攻手的標配。

    就連現在,青年層次的比賽也逐漸變的不稀奇。

    只是,不稀奇歸不稀奇,真正要想發好、發出高質量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技術細節、基本功、身體素質方面等等,需要考量的東西很多。

    半跳、半高、高飄、跳旋、全大力等等,各種跳發的方式也不斷衍生。

    廬州隊的第一個發球,就是一個直來直去的大力跳發。然而,這樣的發球,力量和路線並不足以給蓬蠡隊的接發球隊員帶來多少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