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 作品

第107章 主謀

    方皇后狠狠一怔,臉上露出驚疑之色,徐喜月默默吞了口口水,手指攥得更緊。王言卿絲毫不被外界干擾,聲音依然平靜清淡,第三次問道:“生辰年月。”

    徐喜月垂著眼睛,眼珠快速顫動,小心翼翼道:“正德十六年。”

    正德十六年,那今年她才十五歲。王言卿繼續沒什麼感情地問道:“父親姓名。”

    “徐泰。”

    王言卿又接連問了她的母親、兄弟甚至村長里正,徐喜月的回答越來越慢,簡單一個里正名字,她就要停下來想很久。王言卿注意到徐喜月臉頰蒼白,額角隱隱滲出冷汗,王言卿覺得差不多了,就問道:“你和楊金英是什麼關係?”

    終於聽到楊金英的名字,徐喜月竟然暗暗鬆了口氣,她說道:“我們是同屋。”

    “既然同屋,那先前你怎麼沒發現她意圖弒逆?”

    “聖上皇后明鑑。”徐喜月忙道,“我們一屋住著八個人,我和她關係並不熟。”

    “你怎麼聽到她們密謀的?”

    徐喜月垂著睫毛,聲音平穩流暢,

    沒有絲毫猶豫就說道:“正月二十四,奴婢從外面回來,看到屋子門窗緊閉,裡面隱約有人說話。奴婢靠近,聽到楊金英在裡面說王、曹侍長催促,命她們快些動手。奴婢當時不知道她們在說什麼,奴婢推門進去,看到屋裡有楊金英、張金蓮等十六人,臉上表情都十分緊張。她們見奴婢回來,告誡奴婢不要亂說,然後就散了。”

    王言卿點點頭,問:“你是什麼時候聽到的?”

    徐喜月回想時一點都不費勁,眼睛都不眨地說道:“正月二十四日酉時。”

    “楊金英的原話是什麼?”

    “楊金英的原話是皇上久不去寧嬪宮裡,寧嬪心生怨恨,曹端妃已答應寧嬪,當天會把所有宮人帶走,寧嬪覺得萬事俱備,所以催促楊金英儘快行事。”

    王言卿不動聲色盯著徐喜月,問:“其他人說什麼了?”

    “其他人說好,一定不會讓寧嬪和端妃失望。”

    方皇后聽到這裡,轉頭對皇帝說道:“皇上,此女對答如流,沒有磕絆、卡頓,供詞裡也沒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依臣妾看,這樁宮變就是寧嬪主謀,端妃知曉並暗中協助。”

    殿內宮人悄悄看向陸珩,鐵證如山,口供詳實,看來方皇后是對的。陸大人號稱沒有破不了的案子,這次也看走眼了。

    陸珩站在一旁沒說話,神態從容的很,沒有絲毫要替自己辯解的意思。方皇后頗為揚眉吐氣,她正要趁熱打鐵,將大公主的撫養權要過來,王言卿突然開口:“我倒和皇后娘娘看法不同。我覺得,這個宮女在撒謊。”

    語不驚人死不休,殿裡眾人都細細地抽了口涼氣。張佐飛快看了眼皇后的臉色,沉著臉道:“陸夫人,這話可不能亂說。”

    方皇后臉色鐵青,王言卿卻不急也不惱,反而彬彬有禮問:“敢問公公如何稱呼?”

    張佐被王言卿的話弄懵了,他見皇帝沒有不耐煩之意,就看在陸珩的面子上回道:“敝姓張。”

    “張公公今日吃晚膳了嗎?”

    張佐更懵了,遲疑道:“吃了。”

    “在什麼時辰?”

    “申時。”

    “吃了什麼?”

    張佐眼睛不斷從王言卿和陸珩身上掃過,拿不準他們想做什麼。王言卿對著張佐笑笑,道:“公公你看,你就不會說‘我在正月二十八日申時吃了晚膳’。而我問徐喜月時,她一直在重複我的問題。如果依據真實記憶問答,重點在回憶上,會默認忽略雙方共同認知的信息。只有說謊的人,腦中沒有細節記憶,才會本能依據聽覺,把關鍵詞生硬地重複一遍,給自己爭取更多反應時間。”

    說完,王言卿轉身面向皇帝,輕巧行了個萬福禮:“皇上,我的審問結束了。徐喜月在說謊,她根本沒有聽到楊金英的談話,所謂密謀內容是她死記硬背下來的。”

    陸珩唇邊細微劃過一絲笑,立刻忍住,同樣端肅著臉對皇帝拱手:“皇上,此女既然沒聽到楊金英的話,那寧嬪、端妃,恐並非宮變主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