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第17章 盡心意




    程丹若的回答也非常有醫生風範:“好好吃藥,多多休養,便好得快。”



    晏鴻之啞口無言。



    然而,程丹若說是這麼說,還是盡職盡責地檢查傷口,給他把脈,末了道:“老先生寬心,傷口恢復得不錯,應當不是什麼劇毒蛇,再休息兩天就好。”



    晏鴻之搖搖頭,喪氣地靠在軟枕上。



    程丹若心中掛念著算數,但不想表露得太明顯,便道:“既然您遵守諾言,每天按時吃藥,我現在就把‘讀眼術’交給您。”



    這下,屋裡的其他人也來了興趣。



    “戲法說穿了,其實很簡單。”程丹若拿起之前的兩本經書,解開奧秘,“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翻了一翻,記住了三十六頁的第一行第一個字。”



    晏鴻之質疑:“可是,頁數是我所控制,姑娘如何知曉是哪一頁?”



    程丹若笑道:“不管你叫停時,我翻到的是哪一頁,我都說是三十六頁。”



    “當真?”謝玄英不由問,“可當時你明明給我看了……”



    程丹若問他:“你看清了嗎?”



    他頓住。



    “人的眼睛要看清這麼小的東西,需要一點時間。”她解釋,“只要速度快,理直氣壯,誰會不信我的話?”



    “原來如此。”晏鴻之恍然大悟,又笑,“姑娘的膽子可夠大的。”



    程丹若卻道:“非也,戲法的關鍵在於聲東擊西,看客以為是在讀眼的時候做了手段,實則相反,一切安排都在不經意間做下。”



    眾人皆點頭道是,不免又誇了她幾句巧思。



    見時候還早,尚未到晚飯時間,程丹若也不急著走。



    按照明朝的時間線,利瑪竇要16世紀末才能來,離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還要一段時間。



    她時間不多,也許過兩天就要回陳家,假如錯過了這次機會,不知道今後還能不能找到識貨的人,把數學傳播開去。



    故而佯裝未察覺到不妥,重新拿起筆算題。



    計算物料並不難,只是繁瑣,比較麻煩的是需要修補的堤面的面積計算。



    就是立體幾何。



    程丹若習慣性地畫出圖形,添加輔助線。



    老實說,她算的速度比謝玄英慢一點。因為《河防通議》中對於常見的計算已有定理,套上去即可。



    程丹若不太懂那個,照自己的方法算,還得想一想。



    但兩人一對答案,結果是相同的。



    她心中快慰,暗想,雖然穿越這麼多年,數學居然還沒丟,可見當年讀書的時候沒偷過懶,知識不負人。



    但一轉念,想及自身的處境,又覺悲哀。



    對面,謝玄英瞥過眼光,心起餘波。



    當下的讀書人,自然以四書五經為要,但晏鴻之除了繼承李悟的純真說,自身亦有主張,反對空談,提倡經世致用,認為學問是立身之本,實物是治國之用,兩者互為表裡,相輔相成。



    謝玄英隨他讀書,不忌雜學。



    而以他的身份地位,所受的教育就是夏朝最頂尖的一撥,即便只會“一點”,也遠勝旁人。



    可現在,一個幼失怙恃的孤女,居然也通算學,且非方田(平面幾何)、粟米(比例換算)、盈不足(盈虧問題)這些常見的管家經商之法,而是商功(工程類和體積換算)。



    這讓他想起了另一位半師,師母的堂妹,尚宮洪月霞。



    她精通星象曆法,少有學名,喪夫後入宮為女官,頗受讚譽。前幾年,她受命入欽天監,編纂每年的歷書,還畫過星象圖。



    謝玄英隨她學過歷法星象,知道那是門艱深的學科,故頗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