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凝淵 作品

第150章 一戰定乾坤

    其實無論是大明,還是後金,都是華夏人,只不過是地域不同,文化信仰和習慣有所區別罷了。

    明朝以農耕為生,後金與蒙古類似,主要以遊牧為生,對這些遊牧民族來說,掠奪才是他們唯一能獲得利益的方式。

    每到秋冬季節,草原的生活條件就變得艱難,這才是後金不斷騷擾侵襲大明邊境的主要原因。

    如果不劫掠大明的邊境,搶奪物資,後金很多人就會餓死、凍死。

    站在後金的角度來說,他們為了生存,無所不用其極,可憐又可恨!

    因此江帆對於八旗軍毫不手軟。

    但百姓始終是無辜的。

    站在後世的高度,江帆看得更遠,消滅後金不是目的,讓華夏各個民族團結一致,共創輝煌,才是理想目標。

    打掃戰場過後,江帆和孫傳庭帶領大軍,押送俘虜回山海關。

    處理俘虜是個麻煩事。

    幾萬人張口就要吃飯,大明天災頗多,收成不好,自己都不夠吃。

    邊關小將吳三桂站出來:“末將提議坑殺。”

    “不妥,若是殺俘,必然會激起後金的反抗情緒,對我們日後進軍盛京,會造成很大麻煩。”

    孫傳庭否決了吳三桂的提議。

    江帆言道:“就讓這些人做苦力,修橋鋪路,以償還其罪。”

    反正大明現在交通不便,很多地方都需要修繕,例如長城,足夠這些八旗子弟修幾年,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什麼996,對他們來說都是福報!

    之後江帆修書,讓人送往京都,接著就點起兵馬糧草,帶領三千錦衣衛、兩千神機營與三萬關寧鐵騎作為先鋒,開始了北伐。

    戰鬥相當順利,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有效的抵抗。

    後金不善工事,十米高度城牆都很少,加上皇太極死亡,精銳盡滅,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武裝力量。

    明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克了後金大半城關,殺入後金腹地。

    對於百姓,江帆確實沒有動,但那些曾經的八旗貴族就倒了血黴,家產被抄沒,牛羊充當軍糧,有些則分配給貧苦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