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 作品

第1163章.二虎離山.

    ……

    ……

    朝廷中樞針對南京六部的收權計劃,表面上乃是七皇子朱和堅與太子太師王保仁二人坐鎮於南京城內全權負責,但因為關係重大的緣故,德慶皇帝當然也不可能完全放權,這段時間以來可謂是全程關注,無論是南京城內的風吹草動,還是執行計劃之際的諸般細節,德慶皇帝皆是會通過八百里快馬加急第一時間收到消息。

    所以,朱和堅與王保仁二人打算在三月初九這一天於南京城內引發一場小規模暴動、趁機徹底架空南京六部的事情,德慶皇帝同樣是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

    收到消息之後,德慶皇帝自然是不敢怠慢,立刻召來了眾位閣老與六部尚書議事。

    時至今日,朝廷中樞乃是“周黨”、“趙黨”、“新太.子黨”三足鼎力之勢,各位閣老與部臣也大多是出身於這三派。

    其中,周尚景、趙俊臣二人在南京境內皆有暗中佈置,七皇子朱和堅則是親自前往南京坐鎮,所以朝廷中樞的眾位高層官員對於南京城的局勢變化也皆是瞭然於心,收到相關消息的時間並不比德慶皇帝慢上多少。

    所以,當眾位閣老與尚書抵達御書房之際,絕大多數人對於後續事情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對於南京局勢也皆是有心中預案。

    然而,眾位臣子見到德慶皇帝之後,德慶皇帝的決策與反應,依然是出乎了絕大多數人的意料。

    畢竟,南京之事不僅是關係到了朝廷中樞的集權,還關係到儲君廢立,所以德慶皇帝也就完全認真了起來。

    不得不說,一旦是德慶皇帝收斂了心中傲慢、完全認真起來,他的政治手腕絕不比周尚景相差多少。

    *

    御書房內,眾位閣老與尚書到齊之後,德慶皇帝首先向眾人通報了王保仁的下一步計劃,表示三月初九這一天南京城內將會發生一場針對於南京六部的小規模暴動,朝廷中樞的收權計劃至此也進入了收尾階段。

    隨後,德慶皇帝環視了眾位臣子一眼,目光又在周尚景與趙俊臣二人的臉上稍稍停頓片刻,然後就緩緩說道:“從目前情況來看,朝廷的收權計劃還算是一切順利,或許可以一舉而竟成全功,但朕卻不敢過於樂觀,心裡依然是隱隱有些不安。”

    頓了頓後,德慶皇帝的表情愈發肅穆,又說道:“而朕的心中不安,主要是針對於南京城接下來就要發生的那場民間暴亂!

    雖然朕也明白,南直隸境內的百姓們還算是生活富裕,就算是一時腦熱參與到這場暴亂之中,也絕不會立場堅定,而且這場暴動主要是針對於南京六部、而不是朝廷中樞,王保仁那邊也算是準備充分……但這種事情,實在是變數太多,一旦是失去了控制、讓暴亂規模不斷擴大,那就有動搖江山根基的風險,所以朕必須要格外準備充分才行!

    也正因為如此,朕雖然信任王保仁的能力與手段,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朕認為還必須要另外安排一位有經驗、有魄力的柱國之臣,前往臨近南直隸以北的淮陰府附近坐鎮、隨時準備出手收拾亂局!”

    說到這裡,德慶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周尚景的老臉上,神態間滿是不容拒絕的聖意已決,繼續說道:“朕認為,這般重任,唯有周首輔可以擔當!

    恰好,淮陰附近最近鬧了水患,所以朕已經草擬了一份聖旨,就由周首輔親自前往淮陰巡察,趁機在那邊滯留一段時間、觀察南直隸的局勢,若是南京局勢發展一切順利,周首輔也無需有任何動作,但若是南京城的局勢有失控之憂,就要立刻進入南直隸境內調動一切力量、接管一切事宜,以確保南京暴亂的規模範圍絕對不能擴散擴大!”

    聽到德慶皇帝的這般吩咐,御書房內的眾位重臣一時間皆是表情微變!

    毫無疑問,周尚景乃是朝堂臣權的代表人物,這些年來從未離開過廟堂權力中心,也一直是與德慶皇帝明爭暗鬥,若非是周尚景的明暗抗衡,以德慶皇帝的手段與心性,皇權早就壓倒了臣權,而不是像現在這般皇權與臣權相互制衡。

    與此同時,也同樣因為周尚景一直坐鎮於廟堂中心,所以百官之中的眾位野心家也皆是不敢輕易生事,就算是趙俊臣最近也受到了周尚景的處處壓制。

    這一次,德慶皇帝卻是趁著南京變故的機會,要把周尚景調離廟堂權力中心一段時間,而廟堂之中一旦是失去了周尚景的坐鎮,任誰也無法預測這段時間將會發生何種變故。

    可以說,在許多人的心中,周尚景離開京城中樞這件事情的重要性,還要更大於南京城的後續變故。

    然而,德慶皇帝的態度極為堅決,理由也是光明正大,有幾位重臣雖然心有異議,一時間卻也無法尋到理由反駁。

    於是,御書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所有人皆是沒有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即使是周尚景也似乎沒有預料到德慶皇帝的這般決定,表情微變之後就沉默不語,遲遲沒有回應。

    最終,閣老李和經過了短暫的思索與猶豫之後,率先開口打破了沉默,揚聲道:“陛下,周首輔固然是柱國之臣,有他前往南直隸附近坐鎮也固然是萬無一失,但周首輔的年歲大了、精力不濟,最近更是身體情況不佳,恐怕是經不起舟車勞頓,所以老臣願意毛遂自薦、代替周首輔前往!”

    隨後,吏部尚書宋啟文、刑部尚書張伯崇二人也紛紛開口主動請纓,與李和一樣表示想要代替周尚景擔負重任,所用理由也與李和相同,皆是認為周尚景近期的身體情況不佳,不適合過於勞心勞力。

    這幾人皆是“周黨”的核心人物,也皆是明白周尚景乃是“周黨”、乃至於廟堂中樞的主心骨,“周黨”與廟堂中樞可以暫時失去他們幾人的協助,但絕不能離開周尚景的坐鎮,所以他們也皆是願意承擔風險、代替周尚景擔負這項朝廷重任。

    然而,聽到這幾人的主動請纓之後,德慶皇帝卻是完全不給他們面子,冷聲道:“李閣老經驗豐富、威望高卓,固然也堪稱是柱國之臣,但你更擅長於調和手段,總是稍缺一些魄力,平時也就罷了,但並不是力挽狂瀾的最佳人選……至於宋尚書與張尚書兩位,則是經驗與威望有些欠缺,依然不能算是上佳人選,依朕的看法,此事的最佳人選只能是周首輔,除了周首輔之外,並無更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