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 作品

第124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

    於是,趙俊臣思索片刻後,突然問道:“黃大人的家世出身,應該不是很高吧?”

    黃柯一愣後,點頭道:“下官乃是出身於世代務農之家,為了供養下官讀書,父母族人頗是幸苦,可謂是竭盡所能!”

    趙俊臣點了點頭,道:“所以也難怪黃大人會受到李世傑那些法的衝擊了!就是源於家世的不同!

    李世傑所講訴的這些觀點,對於那些豪門子弟而言,都是常識罷了,所以李世傑能講出那些道理,也並不代表他本人有多高明,實際上哪怕是一個毫無用處的豪族紈絝,也都是自幼深諳,但平民出身之人,卻往往需要很久才能接觸這些道理,甚至是一輩子都無法明白這些道理,皆是要吃虧不少。

    至於黃大人你,目前終究是權位不高,等到你的權位足夠高之後,許多事情也就不自通了!”

    頓了頓後,趙俊臣又搖頭道:“不過,這些觀點,看似不可辯駁,但千萬不要把它視作真理,是否願意接納與實踐這些道理,也全憑自己的選擇!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萬世不易的真理,也沒有適用於所有情況的規則,所有觀點都有侷限與狹隘之處,而這些侷限與狹隘,則是源於視角的限制!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不論是儒家的觀點、法家的觀點、兵家的觀點、又或是縱橫家的觀點,根本上就是源於看待問題的視角不同!儒家觀點乃是士族看待問題的視角,法家乃是統治者看待問題的視角,兵家乃是軍人看待事情的視角,縱橫家則是客看待事情的視角,這些視角往往是不可兼顧,所以也就各有侷限之處。

    那麼……黃大人在你看來,李世傑所提出的那些觀點,又是出於何種視角看待問題?”

    黃柯思索片刻後,遲疑問道:“是豪門勳貴的視角?”

    趙俊臣搖了搖頭道:“差不多,但不夠準確,在本閣看來,這種唯利益論的觀點,乃是既得利益者觀察世界的視角,而這種觀點的核心,就是講究要如何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然後利用自己的既得利益,為自己謀取更大利益。”

    黃柯再次思索片刻後,恍然點頭,認為趙俊臣的法很有道理。

    李世傑的種種觀點,核心就是“既得利益”四字,將門李家的人脈與影響,就是他的既得利益,他所追求的東西,也是維持與壯大將門李家的人脈與影響。

    想到這裡,黃柯喃喃道:“所以,這種觀點只會滋生於擁有既得利益的食利階層,也只適用於擁有既得利益的食利階層,若非是既得利益者,就根本無法接受,也根本無法適用,這就是它的侷限性!”

    趙俊臣笑了笑,道:“正是如此……除此之外,這些觀點還有更大的侷限性,那就是秉持這種觀點的人,看似自視甚高、實則自輕自賤,已經不把自己當人了,而是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論是人格還是財富,都視為一件商品!就像是李世傑自己所言一般,囤貨居奇、待價而沽,這不是商品又是什麼?而這種心態,也註定秉持這種觀點之人註定無法走遠!”

    黃柯再次恍然,連連點頭稱讚道:“趙閣臣不愧是當朝閣臣,睿智遠非常人能及,一眼就看穿了根底,不似下官一般竟是被影響了思緒!

    只不過,據下官所知,趙閣臣您也是平民出身,年紀又不大,考慮到您的廟堂地位,深諳這些觀點也就罷了,為何還能輕易洞悉這些觀點的弊處?有什麼訣竅不成?”

    趙俊臣輕輕一笑,道:“若要下棋,當然要明白棋子的移動規則。”

    黃柯微微一愣,然後也是啞然失笑。

    很顯然,那些既得利益者雖是自高自大、機關算盡,但在趙俊臣的眼裡,也就只是棋子罷了。

    這也佐證了趙俊臣的此前論點,秉持這類觀點之人註定是無法走遠的。

    因為,只要是棋子,就會有被拋棄的一天。

    一時間,黃柯只覺得內心舒服了不少。

    但隨後,黃柯又想到了什麼,再次問道:“但李世傑的觀點之中,把‘忠誠’二字貶低得一無是處,還是言之鑿鑿,又應該要如何反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