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玩轉西涼

    關中平原古來富庶,加上秦地險固以取天下,二萬人足當諸侯百萬人,有百二秦關之說。

    南面有險峻的秦嶺山脈、東面有潼關和黃河天險,西面有隴山與六盤山,北面則是子午嶺與黃龍山。

    曹操要實際上掌握雍涼地區,徹底解除關西諸部的軍事威脅,從東向西有三條進軍路線,北路由河東郡蒲坂津西渡黃河,中路走潼關大陸西進關中,南路則是繞道宛城,走武關、藍田縣。

    曹操選擇佯攻中路潼關,實際偷渡北路蒲坂,放棄南路宛城、武關,最主要的是考慮到大軍糧道,北路、中路都可以走黃河水路運糧,南路沒有水路直接被放棄。(此時黃河名為大河,因為沿線植被豐貌、沒有水土流失,河水還沒有呈現黃色。)

    如果曹操大軍直接出河東,則關西聯軍就會派兵守住渡口,從北路渡河就很難有機會,所以曹操選擇了潼關佯攻,遺憾的是關西軍閥都是眼界狹窄的莽夫,雖然他們推舉韓遂為聯軍都督,卻沒有一人看透曹操聲東擊西的計謀。

    潼關南連秦嶺延申山脈,北依黃河渭水交匯之處,也就是黃河幾字彎最後的l的交點位置,l彎以西則是支流渭水,拉通來看兩條河流總體呈現反t字型。

    天下無人不知潼關的重要,但是曹操從三月逼反關西諸將,直到七月才親自到關前對峙,實在是出乎關西諸將的意料。

    曹操完全可以搶先一步佔據潼關,沒必要等到現在才冒險從蒲坂渡河,實際上他是以潼關為餌,將這十部人馬全部引到這裡聚殲,避免入關中後四處尋戰耗費時光,這樣也可以極大地節約糧食。

    《孫子兵法》有云: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曹操讓‘地’而取‘道’,欲擒先縱,以‘險’易‘近’。

    九月初,曹操率主力向北大舉移動,準備北渡黃河從風陵渡進入己方的河東郡,徐晃與朱靈則秘密率軍按約定的時辰,從河東郡更北的蒲坂津西渡黃河,進入關西聯軍控制的河西地區。

    關上諸將聽聞曹操渡河不知所措,都督韓遂謂眾將曰:“曹孟德攻不破潼關,現在北渡黃河必然打算走水路,如果讓其進入河西之地,則關中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