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風折 作品

第一百二十章:幾件不大不小的事和刀甲齊煉華

    頭看了一眼城中數萬涼州百姓,聲嘶力竭般喊了一聲:“一拜。”

    風雨如晦,街上白茫茫跪了一大片。

    “再拜!”

    “三拜。”

    過了數日,這消息逐漸傳開,離陽帝都太安城卻陷入了一片狂歡之中,不知多少人拍手叫好,成群結黨,為此浮一大白二大白三大白,就連朝會也陷入一種雲波詭譎的喜慶氛圍之中。

    那個春秋三大魔頭之一的徐驍終於死了。

    卻也有人不合時宜的嘆息一聲,且不論徐驍生前功過,但這連破六國的人屠的確是一根定海神珍。

    沒有了這根定海神珍,又如何能夠定的住北莽那群蠻子。再加即將復國的西楚,中原大亂啊。

    朝堂上,為了這位曾經北涼王的諡號吵翻了天,不過群臣提出的都不是什麼好的諡號。尤其是那位出自北涼,又被徐渭熊教訓過的晉三郎,更是與兵部侍郎盧升象一起提出“厲”的諡號,想要徐驍其定義為離陽王朝的亂臣賊子。

    最後由嘴角微微翹起,又很快壓了下去的趙家天子蓋棺定論,龍袖一揮,提出了“功過相抵,諡號武厲”。

    很快,一封諡號“武厲”的聖旨放在金漆盒子中,送往北涼。

    印綬監的那位大太監捧著金漆盒子,睡覺都不敢離手。

    而越是接近北涼,太代建心跳的就越厲害,雖說隨行有一支百人精銳,但和三十萬鐵騎的北涼比,那就是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這些他搭建天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覺,心頭總想,哪位女藩王總是不敢派人行刺或者拒收聖旨。

    馬車忽然停下。

    馬車中的老宦官也感受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息,掀起簾子一看,心一下就沉了下去。

    幽州界碑附近,有不計其數的鐵騎,一直蔓延道視野中的盡頭。

    鐵騎緩緩讓開一條路,一蟒袍女子策馬而出,英姿颯爽,不是天下唯一的女藩王又是誰?

    老宦官嘴角抽抽,挺了挺胸口,暗處在皇宮大太監大傲氣來,高喝道:“咱家……”

    話還未說完,就聽蟒袍女子冷聲道:“舉起盒子。”

    “這……”大太監的胸口一下就焉了下去。

    “舉起盒子!”

    蟒袍女子聲音冰冷淡漠,彷彿不帶絲毫感情。

    但落在蟒袍太監耳中,卻是心驚動魄,如聽炸雷,更有一股寒意直竄上心頭。

    “舉起盒子。”

    蟒袍女子第三次喊出聲。

    老宦官心知事不過三,就憑他們這一對人馬,對方無論想要對他們做什麼,都輕而易舉,人還是要識相一些,於是便顫巍巍的將盒子高高舉起。

    蟒袍女子取來一隻大弓,張弓搭弦,宛如滿月。

    老太監心知不妙,羽箭卻已咻的射出。

    箭破長空,一品指玄高的全力一箭,自然非同凡響。

    “咔嚓”一聲,金漆盒子瞬間破碎,箭矢射中了盒子中的誥敕聖旨,又釘入泥土之中。

    老太監和一百精銳護衛呆若木雞。

    女藩王卻已策馬轉身離開。

    祥符元年,北涼非但拒接聖旨,那位女北涼王甚至將聖旨踐踏入塵土之中。京城震動,不知多少人罵那女北涼王不知好歹。就連當今天子也是盛怒,據說最喜愛的瓷杯都摔壞了。

    至於中原發生的第三件不大不小的事,卻是一枚出自徽山大雪坪的“大雪令”,按下不表。

    而人屠徐驍一死,北莽也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那名天下最富威名的女子,北莽女帝,接待了一位年齡同樣不小的老儒生。

    女帝面容蒼老,眉眼依稀可見年輕時的確是個絕色女子,她冷冷的這個當年負氣離開老儒生。沉默了良久,終於開口說道:“太平令,按照你的要求,宮中都已辦妥了,可以開始了?”

    眼前這個老儒生,原來就是棋劍樂府中的太平令。

    棋劍樂府按詞牌名收弟子,其中三字詞牌中,以太命令和劍氣近名氣最大。

    太平令一向是棋劍樂府的大府主,和朝廷關係密切,常為帝師。

    而這位女帝在登基以後曾當面斥責過太平令,自古以來,祭祀以天地君親師排位,寡人已無父母可拜,你若自視能與天地齊肩,再來做這個帝師。

    於是這位太平令沒能當上帝師,負氣離開,隱姓埋名二十年,如今在徐驍死後,終於入宮再見女帝。

    太平令也不客氣,走上第一疾臺階,摘下書箱,抬起手一揮。

    將近兩百名捧緞如畫軸的宮女太監依次魚貫而入,在廣場左右兩側屈膝放緞畫,低頭倒退行走,各自拉起一幅長幅。

    不多時,百緞成巨畫。

    是北莽與離陽兩朝版圖,細緻囊括道每一座軍鎮,每一條大川,每一座雄脈。

    女帝眯起眼睛,不由生出無窮豪氣來。

    兩朝江山,錦繡如畫,波瀾壯闊,盡在腳下。

    老儒生等女官太監都退下了,才一屁股坐下,道:“今日容老夫先說天時地利人和,明日說這些年在中原見到的風土人情,第三天說兩國邊境,不過只能說個大概,第四天說具體事宜,如何得民心。第五天說如何滅北涼佔西蜀吞南詔,第六天說矛頭直指太安城,吞併天下,一統北莽中原。第七天,再去說怎樣治理江山。”

    饒是這位女帝歷經滄桑跌宕,此時聽聞此等可氣吞天下如虎的豪邁言語也楞了下,過了片刻,才微微一笑道:“先生,請。”

    於是,太平令連說七日。

    這二十年間,他大多半都在中原,轉換身份十數個,遊歷大江南北,看盡世間百態,飽覽春秋山河。

    有聖人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或許就連僅剩的春秋三大魔頭黃三甲都未必比他走的更多,看的更遠。

    而如今,太平令將這二十年的見識才學盡數向女帝訴說。

    天下事,事無鉅細,娓娓道來。

    白日說,晚上說,過真說了足足七日。

    七日之後,女帝握著太平令的手,平靜道:“原先生為帝師。”

    晉升為帝師的太平令只是微微一笑,與女帝對視一眼。

    片刻後,兩

    人同時將目光望向中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