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原木 作品

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

 
要知道孔穎達在長安可是召集了近百名的儒家學子,他可不想弱於別人。

 
當然,這話又不可能說出口,

 
難道說自己來這裡任職,只是想借助楊帆的力量與孔穎達比個高低?

 
雖然自己的確有與孔穎達較量的心思,但並不完全如此市儈!

 
正如楊帆所說,百姓無知者眾,需要有人去開智,他陳學禮願意去做這個先鋒。

 
可接二連三被楊帆套路,陳學禮還是有些氣不過。

 
畢竟,作為江南大儒,一般人哪敢算計他啊!

 
可今日被楊帆連續算計兩次,他的臉往哪裡擱?

 
眼看陳學禮氣得鬍子都快翹了起來,生怕他得個腦溢血,楊帆趕緊解釋道:“陳老莫怪,晚輩也是迫不得已,江南豪族勢大,若是不借助您的名聲,那些學子是哪肯過來教習?如果學校沒有先生,豈不是絕了百姓求學的路?”

 
見楊帆放的姿態,陳學禮心裡好受的多了,覺得楊帆的話很有道理。

 
前些天楊帆還在雲臺山與江南士族鬥個你死我話。

 
現在看似楊帆佔據了上風,但那些江南士族絕對不會就這麼算了。

 
如果是一般人,還真吸引不了學子前來學校教書育人!

 
更何況,儒家的思想也必須要有人傳承下去,這也是作為儒家學者應盡的義務。

 
見到陳學禮氣憤漸平,楊帆趁熱打鐵道:“陳老,不管是教書育人還是編撰經典,都需要不少人才,不知您認不認識一些大儒和其他人才?”

 
“如果他們也肯前來學校,不僅可以明釋聖人之意,還可以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一旦真能編纂出一部儒家經典,那你們將是後世儒學子弟的至聖先師,這樣豈不美哉!”

 
對於儒家學說,其實楊帆並不反對,甚至覺得儒家學說其實在盛世更容易管理好天下

 
雖然後對儒家學說褒貶不一,但也未必有後世一些極端分子所說的那般不堪。

 
在後世,有很多人認為是儒家學說禁錮思想,是它導致華廈落後於世界的罪魁禍首,楊帆覺得太扯蛋了。

 
自秦以後,儒家學說便是統治階級確認的唯一正統,除了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所有的科技都是最先進的。

 
說到底,一切都是人惹的禍,跟信奉什麼學說並沒有實質的關係。

 
儒學本就是一門哲學而已,講的是修身養性,主題思想是積極而且健康的。

 
只是到了宋期,朱理學說使其走向極端,而辮子朝的八股文禁錮思想,這才導致了悲劇。

 
因此,楊帆才如此重視陳學禮這個江南大儒。

 
不可否認,儒學經義對於一個人的自身修養、道德培育是極其有效的,也更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統治。

 
雖然楊帆不想做獨裁者,但想要進行改革,就必須要有絕對的話語權。

 
聽到楊帆鼓動的話語,陳學禮真意動了。

 
他也是個俗人,是俗人就有功名利祿的追求。

 
召集各方人才編撰儒家經典,傳授儒家教義,既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又能集中天下儒學傑出之士編撰傳世之經典,何樂而不為?

 
雖然心裡激動的不行,但陳學禮畢竟是見過世面的人,心頭自然沉得住氣,臉上卻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說道:

 
“即便老夫能召集各方大儒前來編撰經典,傳道授業,但百姓貧苦,又有多少人能夠有錢前來學校讀書認字?你可有什麼打算?”

 
聞言,楊帆差點衝著陳學禮豎起一根中指。

 
這傢伙總是一副無慾無求的樣子,現在還不是為了名聲變得市儈。

 
不過,陳學禮的名頭確實好用。

 
現如今天底下的文化人基本都是儒家子弟,有他這尊儒家大神坐鎮,天下英才還不得競相投效?

 
何況,對方只要一點點名聲而已,楊帆根本不介意。

 
最主要的是,楊帆根本沒打算從學校獲利,從一開始他就打算免費。

 
於是楊帆裝作放血一般,咬咬牙道:“陳老,你看這樣好不?只要在本都督轄區內的百姓就讀,學校的一切免費,您覺得如何?”

 
陳學禮頓時喜笑顏開:“你小子不愧是財神,果然大氣,只要你多做善舉,老夫會給你舉薦各方面的人才過來,以後老夫這副名頭也隨便你折騰……”

 
“多謝陳老!”

 
一語定音,兩人也算是達成了默契,不由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