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原木 作品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吹噓

    瞬間對於這個長相看起來有些粗獷,說話卻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的司農寺卿感官不錯。

    楊帆抱拳說道:“豈敢得寺卿大人如此抬舉,司農寺卿乃是大唐農耕之學的前輩翹楚,對於大唐農作物的生長培育都瞭然於胸,實在是實幹之才、朝廷之棟樑,以後必將名留青史,小子萬萬不及也。”

    此話一出,郭嗣本老淚橫流,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注意到自己。

    郭嗣本家世雖極顯赫,出身隋唐大名鼎鼎的中原八大姓族之一太原郭氏。

    前半生空有滿腔報腹卻一直鬱郁而不得志。

    前半生為隋臣,武德年間投靠李唐卻是沒有得到重用。

    唐貞觀年間,因才能突出,得到李世民的賞識才進入人生的高光時刻。

    為了報答李世民的知遇之恩,為此郭嗣本韜光養晦,並沒有爭名奪利參與朝中爭鬥,只在一心撲在農耕之學上面。

    多年來,郭嗣本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和改良各地的農作物,詳細記載各地氣候水紋信息,為大唐培養高產農作物立下了汗馬功勞。

    楊帆的這一席話,讓郭嗣本感激不已,讓他知道,原來還有人知曉他們司農寺工作的重要。

    也知道他們這些人還沒有被人們遺忘。

    在其他朝臣眼中,自己這個司農寺卿雖然是從三品官員,但更多時候卻是被他們稱為泥腿子。

    如今得到楊帆如此肯定,頓時讓郭嗣本引為知己。

    長安城人人稱道忠義伯為棒槌,看來只是人云亦云罷了。

    李世民讚許的看了楊帆一眼,暗暗點頭。

    這小子平素有些混不吝的模樣,但還算有些見識。

    對於實幹型的人才,居然知道以禮相待,不錯、不錯……

    眾人各懷心思之際,只見楊帆接著吹噓道:“此物乃吸收天地之靈秀,集日月之精華,所以產量極高,而且美味至極……”

    “寺卿大人乃大唐農耕之學的前輩,對於農作物瞭解甚深,應該清楚,越是高貴的東西越矯情,但此物卻沒有那麼嬌貴,直接用農具挖掘便是,此物果實掩埋於土壤,只需小心一些就行。”

    起初郭嗣本還小心翼翼地認真聽講,唯恐漏掉了什麼東西。

    可楊帆把這農作物誇讚了一大通以後,卻告知可以隨意挖掘。

    這前後的落差也太大了?

    頓時讓郭嗣本有些哭笑不得,但也值得讓人趕緊準備挖掘的工具。

    但郭嗣本哪裡知道,之所以狠狠的吹噓馬玲薯的優點,除了真正對大唐有助力。

    更主要的是,楊帆想利用馬鈴薯以達到某種目的。

    只有讓大家深深的震撼,楊帆得到的好處才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