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老炎 作品

第714章 天災遍地

    皇太極想求和,是因為國內情況不好,生活愈加艱難。

    但是崇禎皇帝想求和,何嘗也不是如此。

    崇禎十五年是農民軍高光時刻,無論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是連戰連勝,兵馬像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

    而屋漏偏縫下雨天,大明朝國內更是天災連連,百姓都快活下不去了。

    崇禎十五年(1642)春,太倉州大旱,無數糧田失收欠收,鬥米錢達一百一十文,因為買不起米,也買不到米,有百姓居然先食子女,再食婦人,可謂人間慘劇。

    遺惠祠及隆福寺集饑民千餘,日死無萁,稅糧急,漕米許三分之一,改麥折價,每石一兩五錢。而秋糧之後的冬米達到每石四兩,高糧價下,當地餓死載道,河中浮屍滾滾。

    城門巷口拋棄小兒百十為群,或有人引去,或視其僵死者,盡棄之叢冢,或聚而焚之,或掘坑埋之,蓋不勝數。幸不死者,剝榆樹皮為餅,糠皮為粥,一望村落,樹皮剝盡,是數十年沒有過的饑荒。

    同樣崇禎十五年,湖州歸安大旱,飛蝗蔽天而下,所集之處,禾苗與蘆葦立盡,民削樹皮木屑雜糠秕食之,或掘山中白泥為食,名曰觀音粉。含山左側地名良村,強徒數百嘯聚作亂,幸虧不日被撲滅,可是,瘟疫繼至,但官府不但不蠲免錢糧,反而嚴刑催科。蘇州府吳縣米價貴至每石銀三兩三錢,麥石二兩二錢。民益艱食,流離竄徙,老稚拋棄道傍,城鄉房舍半空傾倒,死屍枕藉。

    同年六月初三,山西安邑,日夜半平陸地大震。震壞城垣民居,山崖崩裂。初四日,山西安邑(今運城東北)地震,從西北起,聲如雷,官民廬舍俱倒。人有壓死者。蒲州、榮河人多壓死。

    山西省臨晉、垣曲、解州、沁源、陽城、壺關、夏縣、垣曲;陝西省潼關衛;河南省河內、武陟、繩池、陝州、閿鄉等州縣,均受到波及。這次地震地跨三省數十州縣,連震不已,初九日又震,十三日又震,以至數十日方止。震中烈度(io)viii,震級(m)為六級。

    湖州蘇州太倉等地,皆算江南魚米之鄉,卻接連大災,糧價漲到三兩四兩,可見當時大明朝已經缺糧到什麼地步。

    可以說此時整個大明朝,也只有東江鎮和登州的丁毅最不缺糧。

    丁毅不但不缺糧,登州杜如海看到山東的糧價也突然漲到三兩,也沒來的及請示丁毅,先賣了三十萬石糧,狠賺了一筆。

    但到七月時,糧價又漲到四兩,杜如海後悔莫及。

    這時丁毅才回到登州,氣的大罵他敗家。

    只有丁毅知道,越到明末,這糧價越高,現在當然是囤糧捂著,靜觀其變。

    至於做聖母去放糧求濟天下百姓,這真不是丁毅能幹的事。

    就他那些糧,能救多少百姓?

    他自己治下幾百萬人不要活了?

    但丁毅還是下令在山東境內加大施粥,賑濟災民,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因山東在丁毅治下的這幾年越來越好,加上丁毅十年如一日的引流災民,全國各地都有耳聞,大量的難民往山東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