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老炎 作品

第598章 自給自足

    此次丁毅增兵比較多,一下子徵五千騎兵,三千水師。

    水師還好點,丁毅的部隊出去,打日本也好,打朝鮮也好,經常坐船,原東江兵都曾經當過水師用。

    稍微練練就能熟悉,再配上炮手,水手,基本就差不多能打了。

    但騎兵比較難練,好在丁毅現在佔了金復之間的大片地盤,有了空間練騎兵。

    丁毅給各騎兵營正下了目標,在沒仗打的時候,要死命的練,咱們有的是馬,不要怕。

    徵兵多了,軍官提拔的也多,像這次朝鮮打滿清的陳陽表現不錯,就提了副營正。

    他是東江鎮老兵,以前還和丁毅有過節,這都能提副營正,讓原東江鎮的軍官們更加的放心和高興,也更加的支持丁毅。

    鑑於東江鎮開支也越來越大,丁毅在會上提議,來年再多種紅署和土豆及玉米,以後多吃這些粗糧,把糧米賣與大明。

    大明朝此時正是最困難的時候,無論朝廷和地方,都缺糧,一石糧在近的地方能賣一兩五銀,賣到陝西、河南等地,甚至能達到三兩四兩為什麼不賣?

    只是丁毅很少往陝西河南賣,路太遠,那邊又不是他控制區,所以基本都是在附近周邊賣糧。

    丁毅回來後,旅順徵兵,集訓,配裝器甲,提拔軍官,忙了好幾個月,其間按朝廷要求上交9000兩白銀徵餉,崇禎口頭表示了誇獎,並有意令各路總兵,都學丁毅囤田納餉。

    按崇禎的想法,若各軍都能自己囤田,自供自足,朝廷的軍餉壓力會大大減少。

    其實在去年七月,朝廷傳詔書提拔盧象升為兵部左侍郎,讓他去總督宣府、大同、山西的軍事。

    當時東北關外的大淩河已經失守,但松山錦州仍在,山海關防線仍很牢固。宣府、大同一帶則形同虛設。

    盧象升在那裡大興屯田,谷熟以後,每畝收成一鍾,一年不到儲存了二十多萬石穀米(這種田能力比丁毅還牛)。在他的努力下,形勢漸漸好轉。崇禎為此發佈指示要九邊各地都學習宣府、大同。

    加上這次丁毅又交銀9000兩,崇禎皇帝覺的這事可以繼續幹下去。

    消息傳出,各路總兵俱是暗笑,無人理會,要他們囤田可以,九邊很多地方都有囤田,但想和丁毅一樣納餉是不可能的,朝廷你不給我銀子,還想向我要銀子?做夢的?

    一直到8月初,丁毅再次來到登州。

    從崇禎六年(1633年)開始,丁毅就在登州實施災民引流,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到現在崇禎十年,整個登萊同樣大變樣。

    登州港口已經經過兩次擴建,如今一次可以同時停留十艘以上兩千料大船。

    杜如海按丁毅的想法又專門在登州港下游又重建一埠口,稱之為登州南港。

    來往商船,俱在登州南港上下貨,丁毅從登州城另修一條大道到這,交通便利,港口邊有丁毅造的大車等待,有商人要用,付五錢銀租金可用一天,很受商賈們的喜歡。

    這埠口建好後,只供來外商船使用,而丁毅的水師,私人的商品都在上游(登州北港)下貨,運往各處災民的船也從北港走,從而保證了丁毅的私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