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老炎 作品

第569章 大鑒爐

    崇禎九年(1636年),滿清李永芳被剌身亡,進一步剌激了皇太極,他在盛京大開殺戒,斬殺了不少上次入關搶來的漢民,用來殺雞儆猴,給大明的細作們看看。

    這樣一來,人員損失慘重,加上又被丁毅在義州打了一波,而此時他們國內糧價上漲,百姓生活艱難,皇太極終於決定,按原計劃,攻打朝鮮,搶奪糧食和人口。

    歷史上他打朝鮮是很簡單的,想到之後馬上集兵就是。

    但這次有討厭的丁老鼠在,所以皇太極決定好好佈置一番。

    首先皇太極派多爾袞帶兵重新佔領義州,要保證他們進退的線路,不被明軍截斷。

    這次皇太極下了死令,如果丁毅再來攻,只能守,誰敢出去迎戰,斬無赦。

    多爾袞隨軍帶去一萬民夫,瘋狂建設義州防線,又是同樣的挖坑和做碉堡,短短兩個月左右,就經營的固若金湯。

    他一邊讓多爾袞重新經營義州防線,一邊在國內派人去蒙古會盟,查戶口,編牛錄,抽調外藩蒙古兵出征。

    與此同時,朝鮮似乎也感覺到清國對他們的敵意,上次滿清打下義州,派鰲拜駐守,結果被丁毅打掉,丁毅走後,朝鮮也沒有派兵重新佔領,基本等於放棄這個地方。

    果然,如朝鮮所料,沒多久,清兵又佔了去。

    而且清國那邊傳來消息,要他們投降,不然就來攻打。

    朝鮮收到消息,一方面緊急向大明丁毅求援,國內也分化為金尚憲、洪翼漢為代表的主戰派和金鎏、崔鳴吉為代表的主和派,

    其中前者佔絕大多數,以臺諫官員為主,後者則以仁祖李倧反正功臣為主,兩派爭論不休。

    李倧起初偏向主戰派,後來在崔鳴吉的反覆勸諫下傾向“守和”,按照崔鳴吉的建議派遣譯官去清朝,溝通緩和雙邊關係,圖維持兄弟之國”的狀態。

    同時,他又按金尚憲的意思,派人去皮島,通知丁毅,大清國好像要打咱們了,因為你打了他們的義州,大兄弟,當初你可是說好的,唇亡齒寒,要幫咱們啊。

    十月,朝鮮入清的譯使樸仁範等所攜國書被皇太極拒絕接受,皇太極隨後對朝鮮下最後通牒,要求十一月二十五日前送來王子、大臣來更定和議,否則將“大舉東搶”。

    李倧對此痛苦地說:“欲為守禦之備,則形勢如此;欲為羈縻之策,則名士輩皆日不可。賊來而已,將如之何?”表達了他既無力防備清軍入侵、又面臨斥和派(所謂“名士輩”)輿論壓力的進退兩難之境。

    最終,李倧頂住朝中斥和派的壓力,又派譯官樸蘭英出使清朝,但在樸蘭英北上途中,丙子之役就爆發了。

    這次因為丁毅打義州的事,和李永芳被剌的事,皇太極重修義州防線,晚了大概兩個月。

    原歷史皇太極是十二月一日出兵,這次拖到次年(崇禎十年)1637年二月初才出兵。

    崇禎十年( 1637年)二月二日,皇太極命兵部貝勒嶽託召集眾臣於篤恭殿,宣佈將親征朝鮮,以懲其“敗盟逆命”之罪。